河南2024届高三年级8月入学联考(23-10C)地理试卷及参考答案b地理考试试卷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大联考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地理试卷及参考答案b地理考试试卷答案)
【解析】第8题,根据图一下方的图例,火焰山地层形成时间晚于觉罗塔格:断块山的典型8.D9.C特征是断块上升后形成陡崖,图中博格达山南侧较平缓,不是典型的断块山:根据图中指向标,艾丁潮盆位于火焰山的南侧,C错误。根据图一,该地最高的博格达峰海拔高于4000米,最低处的艾丁湖海拔在0米以下,因此该地最大相对高差大于4千米,故选D。第9题,我国西北位于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少雨,A、D错误。火格山海拔较低,无冰川,B错误。该地气候干旱,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风化作用和风力作用强,山坡风蚀崩落形成“沟痕”,故选C。10.C11.B12.D【解析】第10题,据图可知,植物和根系碎片之上为淤泥质沙和沙质,可以推测植物和根系碎片形成后首先经历了地壳下陷,使地势变得低注,然后开始接受流水的堆积,形成淤泥质沙和沙质,之后地壳发生拾升,地势变高,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受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现在的地貌,C符合题意,故选C。第11题,洪积体是洪积作用形成的,是山洪暴发时从山区携带大量物质,到出山口位置,随着地势变得低平,携带的物质大量沉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与沙坝相比,洪积作用形成的侧向洪积体分选性更差,平均粒径更大,透水性更强,B正确,C、D错误。根据已知材料,无法判断沙坝和洪积体的形成年代,A错误。第12题,根据材料“河流东岸的侵蚀量大于西岸的堆积量”可知,该河段西侧以流水的沉积作用为主,而下切属于侵蚀作用的一种,故A错误。河流东岸的侵蚀量大于西岸的堆积量,表明大量侵蚀物没有在该河段沉积,而是随流水被搬运至下游,B错误。河流越往下游,下切侵蚀越弱,侧向侵蚀和沉积作用越显著,导致下游泥沙淤积增多,而不是下切作用增强,C错误,D正确。13.D14.A【解析】第13题,由材料信息可知,马拉维湖位于东非大裂谷带,是由于地壳断裂下陷形成凹陷,加上该地区降水量丰富,地表径流汇人积水成湖,故选D。第14题,12月份,太阳直射南半球,赤道低气压带南移,该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降水量丰富,人湖水量大,入湖径流带来大量的泥沙(部分颗粒小的泥沙会悬浮在湖水中)和营养物质,丰富的营养物质促进了浮游生物的生长:湖水的悬浮物质和浮游生物越多,对光的散射和吸收就越强,透明度就越小,故A正确。15.B16.C【解析】第15题,图示温度变化随着深度加深而温度不断升高,所以A错,B对。地面辐射是地面向外释放热量,不会导致沙山内部温度随深度而升高,C错。大气对沙山内部温度影响不大,D错。第16题,该地位于西北内陆,冬季西北季风强且植被覆盖率低,A,D错;大气降水少气候干果,加上季风影响沙山会更不稳定,B贵,沙山顶部含水率高,粘度大,抗风力侵烛,抗搬运能力强,选C。22023局·普通高中名枝联考信息春(月考二)·地理参考答案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