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十二校中考二模历史试题(答案)考试试卷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大联考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考试试卷)
24.1942年,法国著名剧作家阿尔贝·加缪创作的《局外人》,不仅塑造了一个惊世骇俗言谈离经叛道的“局外人”形象,而且情节松散,由一些彼此不相干的偶然事件组成,给人造成了一种荒诞感。这说明,该作品A.反映了西方社会精神危机B.开创了荒诞派戏剧新风格C.借鉴了现代主义绘画风格D.发展了浪漫主义文学内涵二、非选择题:共52分。第25~27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8~3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37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材料一宋代科举考试中,应试者的出身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才能,因此,无论是官宣、世家之子,还是贫贱、下人之后,均可同场应试,试卷经弥封、誊录后,除试卷所反映出来的才能高低外,已无任何差别,亦即是说,所有的应试者均站在同一平台上参与竞争,任何人都没有特权。正是这种公正和平等,保证了官僚阶层始终不断地有新鲜血液予以补充,从而也保证了官僚阶层的精英地位。而大量庶族寒门弟子在这种公正、平等观,点的影响下,通过“一切以程文为去留”的科举考试,进入仕途,有的甚至还跻身高官显要,这一现象自然激发了社会各阶层冲刺科场的热情。—摘编自徐红《宋朝科举制度的改革与社会价值观的演变》材料二中国社会进入了近代以后,人们对读书做官的思想有了新的认识。“古往今来读书做官为人生第一要务,今乃视为畏途”,随着读书做官信仰体系的崩溃,许多人对科举功名的态度也渐趋冷漠,更有视功名如敞帚的。现实生活中商业利润的巨大诱惑是那样地吸引人,连读书人也“往往美慕商人,以为吾等读书,皆穷困无聊,不能得志以行其道,每至归咎读书”,故“凡为聪慧子弟悉为商贾,不令读书”。1905年4月19日《中外日报》报道了广东科试情形:“本届科试,广府属各县循例考试,而应试者无不因之大减。其中人数最减少者,以番禺为最。昨该县初复时,与考者不过八百余人,以视往岁人数众多,殆有天壤之别。”一摘编自杨齐福《近代士人文化心态的变化与科举制度的解体》(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科举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人们对科举的态度及形成原因。(7分)历史试题第5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