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化学[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化学-SJB-必考-SD]一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大联考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化学-SJB-必考-SD]一试题)
8.下列由实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A,用铂丝蘸取某未知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观察到火焰呈黄色确定是钠盐B.某溶液中滴人Ba(OH)2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溶于盐酸生成无色、无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说明溶液中含有COC.将Fel2和少量浓硝酸混合,有红棕色气体生成,说明Fe2+具有还原性D.加热滴有酚酞的碳酸钠溶液,红色加深,证明水解是吸热反应【答案】D【解析】该焰色试验只能证明含有钠元素,不能说明是钠盐,如NaOH中也含有钠元素,A项错误;溶液中含有HCO3,滴入Ba(OH)2也产生BaCO3,溶于盐酸放出CO2,B项错误;Fel2中I的还原性强于Fe2+,Fel2与少量浓硝酸混合,应该I厂先被氧化,C项错误;碳酸钠溶液水解显碱性,加热红色加深,说明碱性增强,能证明水解是吸热反应,D项正确。9.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食盐水和淀粉溶液B.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CO2中的HC】C.用酒精浸泡捣烂的某些植物的花瓣可制酸碱指示剂D.实验室保存FeCl溶液应加少量稀盐酸,并且放入少量的铁粉【答案】D【解析】淀粉溶液属于胶体,食盐水属于溶液,可通过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和溶液,故A正确;碳酸氢钠能与HCI反应生成氯化钠和二氧化碳,且不吸收二氧化碳,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中的HC1,故B正确;酒精可以萃取某些植物花瓣中的有色物质,制成酸碱指示剂,故C正确;保存FC13溶液时加少量稀盐酸,可以有效地抑制其水解,加铁粉会将氯化铁还原成氯化亚铁,故D错误。10.实验室用干燥、纯净的氯气和二氧化硫合成硫酰氯(SO2C2),装置如图所示(夹持仪器已省略)。已知:S02C2熔点为-54.1℃,沸点为69.1℃,潮湿环境易水解产生白雾,受热易分解为SO2和C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浓盐酸A.M为球形冷凝管,实验中应从a口进冷水S02B.N中盛放碱石灰,其作用是除去未反应的SO2和C2,并防止外界活性炭水蒸气进入装置菱KCIOC.乙和丙装置中分别盛放饱和食盐水和浓硫酸乙丙丁D.丁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1O+5C1+6H+一3C2↑十3H2O【答案】C【解析】实验室用千燥、纯净的氯气和二氧化硫合成硫酰氯(SO2C2),S02C12熔点为一54.1℃,沸点为69.1℃,潮湿环境易水解产生白雾,受热易分解为SO2和C2,在制备过程中要防止水蒸气进入装置,反应后的产物也要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M为球形冷凝管,冷却水是下进上出,即实验中应从口进冷水,故A正确;SO2和C2都会污染环境,N中盛放碱石灰,其作用是除去未反应的SO2和C2,并防止外界水蒸气进入装置,故B正确;丙装置主要除去挥发出的HCI气体,乙装置除去水蒸气,因此乙和丙装置中分别盛放浓硫酸和饱和食盐水,故C错误;丁是制取氯气的装置,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3十5C1十6H+=3C2个+3H2O,故D正确。11.实验室中,下列对实验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A.少量浓碱液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稀硼酸B.不慎将酒精灯打翻着火时,要用湿抹布盖灭C,温度计破碎,水银洒落,先用胶头滴管回收,再撒上硫粉D.蒸馏操作过程中发现未加沸石,应在烧瓶中立即加人沸石,防止暴沸【答案】D【解析】浓碱具有腐蚀性,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稀硼酸溶液来中和碱溶液,故A正确;酒精灯不慎被打翻起火,用湿抹布扑盖,采用隔离氧气的方法进行灭火,故B正确;水银易挥发,有毒,应密封保存,汞可与硫单质反应生成难挥发的硫化汞,故C正确;加入沸石的作用是防止暴沸,若加热后发现未加沸石,应该冷却后补加,故D错误。·49·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