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联考]202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2LK·历史-QG 历史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大联考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全国大联考历史答案
2、2023-202422届高三大联考历史qg学生用卷第1联
3、2023-2024全国大联考第四次历史
4、2024历史第二次大联考
5、2024全国大联考高三第三次试卷历史
6、2023-2024学年高三第四次联考试卷历史
7、2024全国大联考高三第二次试卷历史
8、2024全国大联考答案历史

第二十六套货币与赋税制度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A卷)1.C根据材料信息“用之以作一切给付。凡州郡国土及君主所辖之地莫不通行”“以此种纸币计价”可知,元朝时期,纸币成为一种被普遍使用的货币形式,故C项正确。马可·波罗只提及纸币,无法据此判定元朝传统货币制度被废除,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发行和流通纸币为工商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B项因果倒置,排除;马可·波罗未提及当时元朝疆域的状况,无法据此判定其统一状况,排除D项。2.D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明朝“贡赋”由“征缴实物”变为“折征白银”,政府用白银到市场采购所需棉织品,这说明当时棉织品市场化程度较高,反映了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故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工商税成为政府主要财源”,排除A项;政府只是改变了“贡赋”征收形式,并未“减轻”百姓赋役负担,排除B项;放弃征收“实物”,改征“白银”,说明政府放松了对棉纺织业的控制,排除C项。3.C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二战后初期,世界银行的主要借款人是西欧各国,这迎合了美国扶植西欧经济的需求,之后,世界银行的借款者转向亚非拉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都顺应了美国的冷战策略,故C项正确。世界银行的主要职能是扶助贫困,排除A项;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仍然很不均衡,排除B项;材料信息未涉及世界贸易发展状况,排除D项。4.B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秦国奖励耕和织,各诸侯国的政治统治建立在“粟米之征”和“布缕之征”的基础上,这表明当时小农经济正在逐步确立,故B项正确。战国时期的小农兼营农业和手工业,无法体现两者的“分离”,排除A项;手工业者仍处于遭受盘剥奴役的地位,排除C项;政治分裂导致各诸侯国赋役政策难以一致,排除D项。5.D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建中元年(780年)施行两税法后,唐朝户口呈现整体增长趋势,这有利于社会经济的逐步恢复,故D项正确。图中未直接呈现农民税赋的情况,排除A项;元和二年(807年)到长庆元年(821年),唐代户口有所减少,“持续”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仅凭材料信息无法判定当时人地关系的状况,排除C项。6.B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国民政府对部分外来工业品提高进口税,同时降低外来机械设备的进口税,这为当时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故B项正确。国民政府推动了中国关税制度的近代化,但“完成”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才真正收回关税自主权,排除C项;关税是维护利权的手段之一,但还不是“主要手段”,排除D项。7.D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东汉末年“乱君之为政”导致一系列社会政治乱象,户籍制度的社会治理效能被严重弱化,这说明政治局势影响户籍的治理效能,故D项正确。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就已出现正式的户籍制度,排除A项;材料中的“严刑峻法”针对的是“盗窃“攻劫”行为,并非维护户籍制度,排除B项;东汉末年,户籍散乱主要源于政治纷争和战事频繁,排除C项。8.C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黄霸身为太守,要求“邮亭乡官”履行职责,“赡鳏寡贫穷者”,并且“置父老师帅伍长“劝以为善防奸”“务耕桑”,这体现出统治者对乡村社会治理的重视,故C项·78【23·G3AB(新高考)·历史·参考答案一R一必考一Q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