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联考2024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1LK·历史-HEB 历史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大联考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3-2024全国大联考第四次历史
2、2024全国大联考答案历史
3、全国大联考2024历史
4、2023-2024全国大联考历史第二次
5、2024全国大联考高三第三次试卷历史
6、2024高三大联考(一)历史
7、2024全国大联考历史
8、2024全国大联考高三第二次试卷历史
9、2024全国大联考历史答案

周测卷十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1.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新阶级已经‘几乎完全’执掌了政权”中的这个“新阶级”指资产阶级,材料旨在说明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后,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的原因,故选B项,排除A项。C、D两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2.℃材料所述法律文件的修改或制定为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提供了法律依据,这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不断完善,故C项正确。A项“趋于完备”说法过于夸大,排除;B项结论仅由材料信息难以得出,排除;D项所述不符合史实,排除。3.C根据材料“‘长’字汉代瓦当”“‘单于和亲’的汉代瓦当”“‘滇王之印的汉代金印”“‘汉归义羌长’印”等可知,这些文物的共同史料价值在于印证汉族与周边少数民族交往密切,故C项正确。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D项所述发生在清朝,排除。4.D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汉人的穿戴式样出现在辽墓壁画中,契丹人的发式也受到了汉人的影响,这反映出宋代民族之间的交融,故D项正确。A、B、C三项均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5.D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廷抑制外贸政策,不断受阻,由此不得不放宽侨民政策,这反映出此时对外经济交流影响扩大,故D项正确。外贸活动依然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A项错误;朝贡贸易是清朝前期对外经济交流的重要方式,B项错误;闭关锁国政策延续到鸦片战争,C项错误。6.B根据材料“《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不使用武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和约开创了通过协商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从而提供了解决国际争端的典范,故B项正确。A项“解决了”与D项“长期”的说法明显夸大,排除;C项由材料体现不出,排除。7.B由材料可知,发展中国家团结斗争,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冲击了两极格局和强权政治,推动了世界格局多极化方向发展,故B项正确。七十七国集团的成立,增强了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影响力,但对联合国起主导作用的仍是发达国家,排除A项;1964年,不结盟运动已经兴起,排除C项;20世纪60年代,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尚未建立,排除D项。8.C由材料可知,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人大代表在西藏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这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得到了落实,故选C项。A项“开始”的表述错误,排除;B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材料未提及宪法,排除D项。9.C由材料“将宪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表述,修改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可知,这一变化体现出我国重视发展和完善民族关系,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故选C项。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强调的是我国重视发展和完善民族关系,而不是扩大自治机关的自治权,排除B项;D项由材料体现不出,排除10.B根据材料中的时间及“大多数的亚非国家”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述现象是受万隆会议的影响,故B项正确。A项表述不准确,排除;材料所述是“官方或半官方的贸易关系”,不等于建交,排除C项;材料所述只有我国与亚非国家贸易总额的变化,得不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得到提升的结论,排除D项。11.D材料中的“国际主义”“革命”等是“战争与革命”时代主题背景下的用语,而“爱国主义”·51·【23·G3ZCJ(新高考)·历史·参考答案一R一必考一L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