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1号3·第3套·2024届高三入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大联考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3-2024国考1号3历史答案
2、2023-2024国考1号3文综答案
3、国考一号2024历史
4、2023-2024国考一号历史5
5、2024国考1号3
6、2023-2024国考1号3答案
7、2024年国考1号3
8、2023-2024国考一号3历史答案
9、2023-2024国考1号4历史答案
10、2023-2024国考1号2历史答案

绝密★启用前A.是“吴带当风”技法的代表作B.体现出文人画追求写意传神特点2022一2023学年度高三一轮复习考点测试卷(十六)C.表明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D.反映了崇尚健康丰腴的审美情趣N龄历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6.唐朝诗人元稹(字微之)在给白居易(字乐天)的诗文集所作序言中写道“予始与乐天同校秘书(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之名,多以诗章相赠答…召而问之,皆对日:‘先生教我乐天、微之诗。’固亦不知予之为微之、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也。”这可以用来佐证符合题目要求的)A.市民诉求推动世俗文化发展B.诗词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如1.“敬天保民”思想是西周礼乐文化的内容之一,周人认为天命是一切的根本,但同时又认为天C,当政者推行开放的文化政策D.百姓的知识水平普遍提升路命不是固定的,天的严威与诚心,从民情上可以看得到。春秋战国时期继承了这一思想的主张是7某学者说:“宋代词曲盛行,从汴京到临安,花阵酒池,四处闻丝竹之声;燕馆歌楼,八方新声巧nA.“法”的思想B“仁政”思想笑。每到夜晚,市民们往往结伴出游,到瓦舍勾栏去购物,欣赏杂剧、歌舞演出,人们乐此不C.“道”的思想。D.“尚贤”思想O榭2.有弟子问:“至善只求诸心,恐于天下事理有不能尽。”先生答日:“此说之弊久矣,此心无私欲疲,常常深夜而归。”由此可知,宋代词曲繁荣的主要原因是之弊,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A.商品经济的发展B.市民阶层的壮大尔是信与仁。”这位“先生”是C.坊市界限被打破D.主流思想的嬗变A.儒家学派创始人B.理学集大成者8.历史演义小说是由宋元说话艺术中的讲史一类发展而来的。历史演义以一朝一代的历史事OKC.宋代理学开创者D.心学集大成者实做基础,吸取野史杂说和民间传说等内容,敷演扩大而成。“七分事实,三分虚构”是其特3.算筹是一种特制的小竹棍,也有用木、骨、铁等材料制作的,是中国古代记数和计算的工具。点。这说明历史演义小说《汉书》记载:“其算用竹,径一分,长六寸”。下图是1971年8月陕西千阳西汉墓出土的骨质算筹,其形制与《汉书》记载基本相符。这表明A.生动地还原了历史真相B.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C.不能作为史料进行研究D.迎合了市民的文化需求&9,明代作家汤显祖代表作品《牡丹亭》描写了官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竟伤情而死,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人鬼相恋,最后起死回生,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这杯反映了当时够A.筹算计数法侧重分析推理B.考古能够完整还原历史真实A.女性自主意识彻底觉醒B.男尊女卑的观念被抛弃C.中国古代算筹发端于汉代D.文字史料可与考古相互印证C.封建儒家伦理受到冲击D.市民文化诉求得到满足4.诗人王维擅画山水,其作品笔意清润、笔迹劲爽,用水墨作画,不施重彩,运用直觉、暗示、联想版10.郑思肖,宋末元初著名画家,南宋灭亡后改名“思肖(‘肖’为繁体‘赵’字的一部分)”。其笔下等手段来营造自然清幽静谧的境界,苏轼评价“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的山水画的兰花疏而不空、无根无土,意境深远。他在其代表作《墨兰图》上自题“一国之香,一国之A.体现了诗画同源的特征B.反映市民阶层的喜好殇”。这反映出当时C.是盛唐画风的典型代表D.受到理学思想的影响5.下图画中人物动作凝神自然、细节刻画生动,线条工细遒劲,人物形象逼真,维肖流畅,设色艳毁而不俗。该画A.文化的地域性特征浓厚B.艺术创作受时代影响(唐)张萱(690一750年)《捣练图》(局部)C.以兰花为重的文人意趣D.世俗绘画的迅速兴起历史(十六)第1页(共8页)名师卷·单元卷历史(十六)第2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