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高考)·历史-R-必考-SD]五试题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高考)·历史-R-必考-SD]五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大联考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秦朝采用户籍制度。在秦国及秦皇朝时期,并不是所有民户都允许单独立户,允许立户的要材料一陕西出土的青铜器铭文记载了周成王对宗族小子的诰命,其中有“余其宅兹中国,自之义(治求:第一,必须不是商人、开客店者及赘婿、后父。第二,立籍的对象必须是土地的拥有者或是官府授田理)民”。周人选伊洛地区营建新都,此地便于各地诸侯贡赋,也方便王朝对四方诸侯的控制。在西周,的对象。秦时除有一般的民户户籍外,还有其他不同类别的特殊户籍。民户户籍有两种:“故秦人”和父既是宗君又是尊长,君臣之义等于父子。通过各种礼的举行,周人的社会秩序和规则得到确立和雏外来人。除此,还有官吏的“宦籍”,官吏子弟的“弟子籍”,有爵者的爵籍,属于王族的“宗室籍”,属于贾护。乐通常配礼而行,其作用在于协调上下、体现和谐。周人认为,商灭夏、周灭商,都不过是“惟恭行天人的“市籍”及其他贱口的户籍等。凡列入“第子籍”者,既有被任用为官的权利,又有某种免役的特权之罚”。周之所以受命,是文王、武王能行敬天、明德、安民。因为民心、民意是统治者德行影响的结果,—摘编白白寿葬总主编《中国通史》是上天意旨的风向标。材料二唐代前期实行的基本赋役制度是租庸调。据《通典》记栽,天宝十四年(755年)全国总人口为一摘编白《西周的核心政治理念统治模式创造性地解决了早期国家的跨区域治理难题》52918309人,其中不负担租席调的竞有44700988人之多。建中元年(780年),德宗下令:“令黜陟观材料二楚汉战争中,刘邦封韩信、荚布等人为王。对于西汉中央来说,这是个严重威胁。刘邦消灭这察使及州县长官,据旧征税数及人户土客定等第钱数多少,为夏、秋两税。其鳏家停独不支济者,准制放些异姓王后,又将自己一些年幼子侄分别封为王,称为同姓王。汉武帝统治50余年,在继承汉初专制制免。其丁租庸调,并入两税。”两税按户等征钱,按田亩征米栗,租庸调和其他杂税一概并入两税,即所谓度的基础上,进行了某些重要改革,如将全国地区分为13个监察区域,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创造了数个“租庸杂徭悉省”,改变了过去“旬输月送无休息”的情况。行两税法后,“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第一,使西汉王朝达到鼎盛时期。一摘编自张帆著《中国古代经济简史》一摘编白晁福林《中国古代史》等(1)根据材料一,概折秦朝户籍制度的特点。(6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统治若的治国理念:(4分)(2)根掘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两税法实施的背景及其引发的赋税变化。(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西周相比,西汉在治回模式上的明显不同,并以具体史实说明汉武帝“创造了数个第一”。(8分)》天一求化TIANYI CULTURE历史试题第5页(共8页)历史试题第6页(共8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