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023年9月测试[新高考]语文试题

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023年9月测试[新高考]语文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大联考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3月
    2、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年3月语文
    3、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年3月语文答案
    4、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年9月
    5、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测试2024年11月
    6、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年3月
    7、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 9月
    8、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测试2024
    9、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测试2024
    10、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测试2024年1月
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高二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1.(3分)C(曲解文意。)2.(3分)B(A“于言外之意中透露出自然万物的生机活力”以偏概全;C“让人从中领悟到禅学要义”错:D“唐朝诗风自此由质实走向空明灵动”错。)3.(3分)A(此项是眼前真实景象的描绘。)4.(4分)①举例论证,举王维、杜牧等人的诗句,深入浅出阐述“不著一字而尽得风流”的诗境。②对比论证,将王维的诗句与陆游的诗句进行对比,突出王维诗的意蕴之厚、境界之高。③引用论证,引用司空图、严羽等人的诗论,体现优秀诗作的特点及风格追求。④类比论证,将中西方画的差异与王维、陆游诗歌的不同来进行类比,有力印证诗歌意境的重要性。(每个要点2分,答出其中任意两个要点即可得满分。如有其他作答,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5.(6分)①从内涵看,王诗于所写情景中蕴蓄作者对宇宙人生的看法;陆诗则只写了眼前所见景象,内涵相对单薄。②从语言看,王诗精于炼字,又能超越语言局限,借感性化显现出心灵的东西,言有尽而意无穷;陆诗则较为质实,缺乏空明灵动的神韵,言尽意穷。③从境界看,王诗富有情趣意境和画面感,有利于提升初学者的格调境界:陆诗测比较浅近,一旦入其格局,则往往难以提高。(每个要点3分,答出其中任意两个要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作答,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6.(3分)B(A“也是作者的情感寄托和心灵归宿”错。C“说明个人决斗是解决民族间冲突的最佳选择”错。D理解错误。)7.(3分)B(“深刻反思现代文明高速发展带来的不适”错。)8.(4分)①从个人方面看,导致人的思想观念狭隘、落后,盲目排外;②从民族方面看,造成民族冲突、种族限制和宗教隔阂:③从社会方面看,导致人们缺乏全局观,社会发展停滞、落后。(每个要点2分,答出其中任意两个要点即可得满分。)9.(6分)①山河方位、马匹、草原、森林等自然景物,展现了草原小镇独特的地理环境。②村庄房屋的布局特点及寺庙建筑等反映出的宗教文化,展现了草原小镇特殊的社会环境。③与店主人、医生、喇嘛等之间的交流对话,揭示了小镇居民的精神局限,展现了草原小镇独特的思想空间。(每个要点2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10.(3分)D11.(3分)C(“与《师说》中的‘百工’词义相近”错。)12.(3分)B(“为了能够早日官复原职”于文无据。)13.(8分)(1)(4分)群臣大多不认为这样是对的(或:不同意这样做),皇帝也对此迟疑(或:犹豫)不决,但姚崇推行得更加努力,蝗灾也得以消除(或:止息)。(注意“不以为然”“疑”“力”“息”的翻译。)(2)(4分)木头因为虫蛀而折断,从道理上不值得奇怪,只是房屋毁坏与皇上出巡两件事碰到一起,不是因为出行才造成房屋毁坏。(注意“蠹”“理”“会”“缘”的翻译。)14.(3分)①一味迎合玄宗心意,使其不畏天戒、不敬宗庙、不恤人言。(1分)②开玄宗专以适己为悦的先河,导致玄宗晚年身边聚集了一批谄媚奉承的佞臣。(1分)③对皇帝任用、放纵安禄山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埋下了天宝年间安史之乱的隐患。(1分)高二语文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