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023年9月测试[新高考]历史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大联考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年3月历史
2、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年11月文综
3、中学生学术能力测试2024
4、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 9月
5、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年12月
6、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年7月政治
7、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各科试题
8、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年1月理科综合
9、2024中学生学术能力测试时间
10、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年3月答案

习金国©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教学子舞。材料可用于说明札记A.唐朝政府重视发展佛教B.藩镇割据导致武将专权C.西北地区民族矛盾激化D.唐蕃之间存在文化交流解析:由材料“唐代壁画《张议湖统军出行图》”“国内舞蹈家认为这就是藏族早期的弦子舞”可知,唐代,吐蕃舞蹈传入大唐,反映了唐蕃之间文化交流的存在,故D项正确。A项说法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排除;B、C两项不符合材料主旨,均排除。答案:D9.唐后期,南方经济作物的普及使农业经济从单一的粮食生产向多种经营方向发展,出现了茶农、果农、药户、菜农等专业化和商品化经营者。当时,南方经济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重心的南移B.安史之乱的影响C.商品经济的发展D.藩镇割据的加剧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唐后期,南方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安史之乱后,北方战乱,北方难民涌向南方,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工具,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故B项正确。经济重心在安史之乱后才开始南移,排除A项;商品经济发展是南方经济发展的结果,排除C项;藩镇割据的加剧是安史之乱的影响,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排除D项。答案:B10.科举考试使儒家思想中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一方面由教育与管理传播到了平民,一方面由制度与文本渗透到了法律”,日趋“道德化,并作为一种荣誉与象征,向社会垂范”,成了“整顿风俗与生活的教官”。据此可知A.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B.科举考试推动了儒学世俗化C.儒学开始影响人们学习和生活D.儒学实现了理论化和思辨化解析:由材料中“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一方面由教有与管理传播到了平民,一方面由制度与文本渗透到了法律”“日趋‘道德化’”等信息可知,科举考试推动了儒学的世俗化,故B项正确。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该表述正确,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开始”,C项错误;实现了理论化和思辨化的是理学,D项错误。答案:B11.门下省是唐代非常重要的文书审核机构,它的地位与中书省一致,主要负责的是文书审核,纠正得失。同时,门下省也是唐代主要的监察机构,可对皇帝的行为举止进行制约和监督。材料表明,门下省A.权力在三省之间最高B.削弱了皇帝的权力C.利于减少政府决策失误D.提高了行政的效率解析:由材料中“主要负责的是文书审核,纠正得失”“可对皇帝的行为举止进行制约和监督”等信息可知,门下省的设立有利于减少政府或者皇帝决策的失误,放C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三省制下,权责明晰,互不统属,排除;三省六部制的设立,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B项错误;三省六部制提高了行政效率,但是材料没有体现,D项错误。答案:C12.在两税法下,外来户也需按照现居地登记造册,并按照家庭财产多少及户等高下向国家缴税。此外,没有固定住处的商人也不能逃避税收,而由所在州县,按照其收入征收三十分之一的税。据此可知,两税法的推行A.阻碍了商品经济持续发展B.减轻了对农民人身控制C.有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D.激化了阶级和社会矛盾解析:由材料“并按照家庭财产多少及户等高下向国家缴税”“没有固定住处的商人也不能逃避税收,而由所在州县,按照其收入征收三十分之一的税”可知,两税法的推行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故C项正确。两税法虽然规定向没有固定住处的商人征税,但是只征收其收入的三十分之一,所以不会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A项;两税【23新教材·DY·历史-R-中外历史纲要(上)-G D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