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一语文下册第一次考试试卷(附参考答案)

2012年高一语文下册第一次考试试卷(附参考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大联考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年高中语文课本
    2、2024语文高考卷及答案
    3、2024年语文高考题答案
    4、2023-2024高一下语文试卷及答案
    5、2024高一语文
    6、2024年语文高考真题
    7、202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一
    8、2024全国一高考语文作文
    9、2024年高一语文课本目录
    10、2024高考语文卷子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A.“拔”意思是夺取,与《梦游天姥吟留别》“势拔五岳掩赤城”的“拔”含义相同。(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B.“俟”意思是等待,与《诗经·邶风·静女》“俟我于城隅”的“俟”含义相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近年夹,科技发展①,这为文艺节目带来了新的气象,科技与文化融合成为电视C.“私”意思是暗地里、私下,与《鸿门宴》“私见张良”的“私”含义相同。节目创作的趋势之一,科技成为文艺节目创作的“助手”。这样的例子②,例如《中D.“阙”泛指帝王的住所,与《烛之武退秦师》“阙秦以利晋”的“阙”含义不同国考古大会》充分挖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AI+VR裸眼3D演播室技术的优长,针对每座考古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遗址量身打造不同的“视十听+触”场景;《唐宫夜宴》以古代名画为背景,把妇好鹗尊、A.王行瑜镇守龙泉寨,被李克用打败,逃至邠州。李克用继续带兵追击,兵临城下之莲鹅方壶、贾湖骨笛等文物穿插其中,再加上5G+AR技术的运用,让观众感受到盛唐“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的大美景象和雍容气度;一些纪录片用动画还原建筑桥梁时,王行瑜表示自己愿意归顺朝廷。构造、展现地质全貌、再现人物动作等,让观众对节目中所介绍的内容③;江苏卫视B.李克用进入邠州,后来被封为晋王。李克用派遣李袭吉入朝谢恩,并让其提议朝廷2022年跨年晚会通过动作捕捉、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请回“邓丽君”与真人歌手应该乘有利形势到凤翔讨伐李茂贞。周深合唱,给许多观众尤其是中老年观众带来惊喜。C.皇帝下诏褒奖李克用的忠心,同时让李克用不要讨伐李茂贞。李克用虽然停止了进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将带来更多令人④的节目,给观众全新的视听体验。当军,但依然担心李茂贞会带来祸患。然,我们不仅要树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更要追求科技给节目带来的炫酷感。D.以前王行瑜放纵士兵反叛导致朝臣流离失所,百姓奔散逃亡,盖寓以此劝李克用不坚持以优质内容为根本,以先进科技为支撑,开拓时代生活和艺术表现的新领域,展现文艺创新的新境界。宜贸然入朝,李克用最终率军离开。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4分)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1)上谋于贵近,或曰:“茂贞复灭,则克用大盛,朝廷危矣。”改变原意。(4分)(2)人臣尽忠,在于勤王,不在入觐,愿熟图之19.下列各项中引号用法表示强调作用的一项是(3分)A.科技成为文艺节目创作的“助手”(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B.量身打造不同的“视+听+触”场景C.感受到盛唐“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的大美景象和雍容气度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14~15题。D.请回“邓丽君”与真人歌手周深合唱临高台(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王融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游人欲骋望,积步上高台。井莲当夏吐,窗桂逐秋开。乌铜走银是云南石屏县独有的纯手工技艺,始创于清雍正年间,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花飞低不入,鸟散远时来。还看云栋影,含月共徘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乌铜走银以乌铜为胎,在铜胎上」,然后将纯银(或金)熔化后填临高台入花纹图案的刻痕凹槽中,利用高温使银(或金)与铜胎融为一体。经过冷却、打磨、抛光、捂谢眺黑等技术处理后,底铜自然变黑,透出银(或金)质纹理图案,呈现出黑银(黑金)分明的技术效果。鸟铜走银色彩古朴典雅、端庄大气,一般多以走银为主,②而不称“乌铜走金”千里常思归,登台临绮翼①。才见孤鸟还,未辨连山极300年来,乌铜走银的关键技术秘不示人。2006年以来,鸟铜走银传习者不超过9人,面四面动清风,朝夜起寒色。谁知倦游者,嗟此故乡忆对民间手工艺传承的窘境,乌铜走银的传承人万光红认为:乌铜走银是民族瑰宝,而非【注】①绮翼,这里指窗帘于是他将鸟铜走银带进云南艺术学院、保山学院等院校,为的就是让乌铜走银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一代代“走”下去。A.王诗和谢诗都属于登高诗,开头均紧扣题目,直截了当交代登台原因。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B.王诗登台见到了莲桂花开的盛景,谢诗登台映入眼帘的是归巢的孤鸟,21.下列选项中,修辞手法与“让乌铜走银一代代‘走’下去”一句不同的一项是(3分)C.王诗中的“含月”和谢诗中的“朝夜”都表明诗人登高望远直至深夜。A.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B.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D.王诗和谢诗虽然所写之景不同,但都能够体现出“诗以言志”的特点。C.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D.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15.两首诗抒发的情感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6分)四、写作(60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人自出生以来就有喜怒哀乐,更有向真、向善、向美的人性渴求。这种渴求一旦在文学(1)杜甫《登高》中“”两句极写诗中找到对应,就能触动人心中的柔软之处、温暖之处,神伤之处也能得到情感的慰藉与安抚。人的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在叶圣陶先生看来,文学教育可以让学生澡雪精神,培养直觉、感情和想象。他坦言:文学是人生的表现,而人则可以借助文学得以更好地认识人生,继而提升自身的人格境界。(2)韩愈《师说》中“”两句强调从当下,信息多元的生活纷扰、喧嚣,让人有身陷其中的烦恼。而文学为真善美性情的滋师是为了学道,和年龄大小无关。养提供养心安静之处。请你以语文课本中学习过的文学作品为例子,结合自身实际写一篇文(3)杜牧《阿房宫赋》铺排渲染阿房宫的繁华奢靡,其中“章,说说你对文学作品抚慰心灵、澡雪精神及塑造人格的理解。”两句将宫中奏乐和市井言语进行了比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语文试卷·第7页(共8页)语文试卷·第8页(共8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