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联考2024届高三第三次联考[3LK地理-HUB]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大联考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年高三全国大联考地理
2、2023-2024全国大联考高三第二次地理
3、高三大联考2024地理
4、2024全国大联考高三第四次
5、高三全国大联考2024第四次
6、高三全国大联考2024第四次
7、全国大联考2024高三第四次
8、2023-202422届高三大联考地理人教版qg学生用卷第1联
9、2024全国大联考高三第四次试卷
10、全国大联考2024高三第四次联考

不存在光照不足的问题,D错误。故选B。7.中山站温室蔬菜实验室生产的蔬菜是供科考人员食用,不是商品,A错误。南极科考人员饮食中需要食用蔬菜,实验室不会停止生产,B错误。由于受气候等条件的制约,温室蔬菜实验室规模扩大的速度不会很快,C错误。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会逐渐克服自然条件的影响,温室蔬菜实验室种植蔬菜的种类和产量可能会增加,D正确。故选D。【答案】8.C9.B【解析】8.南极大陆常年冰雪覆盖,冰川之下保存了大量陨石,冰雪融化后,陨石裸露,受重力作用影响,随冰川移动,在低处富集。C正确;受地球引力影响,陨石进入地球大气层后随机分布;且地磁引力主要仅对带电微粒有影响。A错误;读图可知,陨石聚集地为高地,为南极大陆地区,没有洋流,不可能是洋流和海浪搬运至该地的。B错误;板块运动是内力作用,而陨石聚集以外力作用为主。D错误。故选C。9.南极地区冰雪覆盖,气温低,各种外力作用弱;人类活动少,陨石不易风化,保存年代久远,B正确;气候湿润,陨石容易风化,况且南极地区气候干燥,A错误;陨石的科考价值的大小主要在于陨石是否保存完整,而不是陨石的洁净程度。C错误;南极大气层薄,陨石进入大气层摩擦燃烧的损耗较少,坠落下来的陨石多,与臭氧层无关。D错误。故选B。【答案】10.C11.A12.B【解析】第10题,图中甲类生态区位于华北地区的平原地区,开发利用率高,以耕地为主,应代表农业生态区;乙类生态区位于华北地区西部、北部、南部和山东半岛,这些地区多山地丘陵,森林分布广,应代表森林生态区;丙类生态区分布在华北地区西北角,临近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降水少,由森林生态区过渡到草原生态区,应代表草原生态区。由此判断,C符合题意。第11题,读图b可知,曲线Ⅱ在6月份形成次低值区,按照植被生长的规律,夏季应该是植被茂盛时期,因此曲线Ⅱ不应表示森林生态区和草原生态区,6月份是华北地区农作物(小麦)收获季节,此时农田中植被覆盖度较低,因此曲线Ⅱ是农业生态区;在冬春季节中,草类植被调枯,草原生态区植被覆盖度低,而森林植被落叶后还有树枝存在,其植被覆盖度相对较高,图中显示,曲线I代表的生态区的植被覆盖度在冬春季节低于曲线Ⅲ代表的生态区,所以曲线Ⅰ代表草原生态区、曲线Ⅲ代表森林生态区。而草原生态区因为地处半干旱区,年降水量少,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所以年太阳辐射量多,A符合题意、排除B;图中显示,草原生态区处于华北地区西北角,距冬季风的源头近,年平均风力较大,排除C;与华北地区农业生态区和大部分森林生态区相比,草原生态区纬度较高,热量条件较差,即≥10℃的积温低,排除D。第1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曲线Ⅱ代表农业生态区,6月份是华北地区农作物(小麦)收获季节,此时农田中植被覆盖度较低,因此作物成熟收割是导致Ⅱ曲线变化趋势与I、Ⅲ曲线明显不同的原因,B符合题意。2022届高三五月全仿真模拟地理答案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