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23-2024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学情分析一语文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大联考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河南省2023-2024年七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2、河南省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
3、河南省七年级下册语文月考试卷2024
4、河南省2023-2024学年度七年级期末
5、2024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河南
6、2023-2024河南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7、2023-2024河南省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
8、河南省2023-2024学年度七年级期中检测卷(二)
9、河南省2023-2024学年度七年级期末检测卷
10、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教学质量检测(一)

字“县”各1分,句意2分)(2)(臣)私下里担心陛下忽视了战鼓的声音,没有理解《周书》的本意。(关键词“窃”“忽”“察”各1分,句意2分)【参考译文】汉元帝建昭四年(公元前35年),春季,正月,郅支单于的人头被送到京师长安。甘延寿、陈汤上疏说:“郅支单于对待百姓残忍狠毒,大恶通天。臣甘延寿、陈汤,率领仁义之师,替天行道,进行诛伐,依赖陛下的神灵,阴阳相互呼应,天气晴明,克敌陷阵,打败敌人,诛杀郅支单于与名王以下。应该将郅支单于的头颅悬挂在长安桌街的蛮夷馆之间,以昭示万里之外,表明胆敢冒犯强大汉朝的人,虽然路途遥远也必杀无论。”丞相匡衡等认为:“现正是春季掩埋尸体之时,不应悬挂郅支单于的头颅示众。”汉元帝下诏悬挂十天,将其掩理,并祭告郊外的宗庙,大赦天下。朝廷的文武百官向汉元帝祝贺,设置酒宴进行庆祝。曾任宗正官的刘向上书说:“郅支单于囚禁和杀害汉朝的使者及官员,数以百计,这种事件已经宣扬在国外,对汉朝的威望毁坏严重,群臣都为此感到忧虑。陛下大怒,也想杀郅支单于,这一想法一直没有忘记。西域都护甘延寿与副校尉陈汤,秉承圣上的旨意,倚仗先皇帝的神灵,聚集百蛮的君主,总揽各城邦的兵力,出生入死,深入绝境,直捣康居王国,玫杀匈奴的三重城,拔掉歙侯的旗帜,砍下郅支单于的头颅,使汉军的旗帜飘扬在万里之外,国威传到昆仑山以西,扫除谷吉被杀的耻辱,建立了辉煌的战功,各蛮夷都慑服,没有不害怕恐惧的。呼韩邪单于看到郅支单于被杀,既高兴又恐惧,向往仰慕汉朝的恩义,跪拜朝见天子,愿为汉朝守卫北部边塞,世世代代臣属于中国。建立千载的功劳,创建万世久安的基业,上下群臣的贡献都不能与之相比。”夏季,四月戊辰(三十日),元帝封甘延寿为义成侯,赐封陈汤的爵位为关内侯,食邑各三百户,又赏赐黄金一百斤。任命甘延寿为长水校尉,陈汤为射声校尉。汉成帝建始四年(公元前29年)。汉成帝即位之初,丞相匡衡又上奏说:“射声校尉陈汤,以朝廷二千石官员的身份奉命出使西域,不待请命就行事于蛮夷中,他不能端正自身,为下属作表率,反而盗取了所没收的从康居王国缴获的财物,并告诫下属说‘远在绝域做的事,不会被核实追查的’。此事虽然发生在大赦之前,但也不适合他再居官处位。”陈汤因此被免职罢官。后来陈汤上言说:“康居王送来当人质的王子,不是真正的王子。”然而经过查检,却是真玉子。陈汤被捕入狱,罪当处死。太中大夫谷永上书为陈汤辩护说:“《周书》说:‘记人之功,忘人之过,才适合做国君。’即使是犬马为主人付出劳苦,死了还要用车帷伞盖将其埋葬好作为报答,何况是国家的有功之臣呢!臣私下里担心陛下忽视了战鼓的声音,没有理解《周书》的本意,而忘记了对功臣效劳的报答,以庸臣之礼对待陈汤,最终听取狱吏的意见,将其处死,让百姓产生还生活在暴秦时代的感觉,这不是用来勉励大臣为国效忠死难的办法。”该书上奏之后,汉成帝下令释放陈汤,但夺去他的爵位,降为士卒。14.B【解析】“动静结合”错。两幅画面都是动景。(3分)15.“自怜”的内容:想到战火四起的中原故土,诗人怜惜自已发白身闲,无法拯救国家命运,内心充满感伤和无奈。(2分)“回首中原”的作用:①从“东岗晚步”的悠闲自在到“回首中原”的战火正酣,诗的后两句与前六句形成鲜明的对照,构成诗意的陡转,产生出人意料的效果。(2分)②这种逆转的写法,卒章显志,更加突出了诗人身处江湖而心系国事的博大胸怀。(2分)16.(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2)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3)示例一: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示例二: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示例三: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注意:诗句中有月,不一定都符合题干情境要求“诗人见月兴感,移情于月,或渲染气氛,或寄托怀人念远的情怀”,如“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这两句就不是见月兴感。)(每空1分,加、减字或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17.C【解析】经年累月:形容经历很长的时间。旷日持久:指荒废时间,长期拖延。二者的区别在于,一个侧重不校联盟2022届高考复习全程精练·信息卷语文答案第2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