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大联考·2024届普通高中名校联考信息卷(月考二)语文试题

名校大联考·2024届普通高中名校联考信息卷(月考二)语文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大联考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名校大联考2023-2024学年度高三第四次联考语文
    2、名校大联考2023-2024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答案
    3、名校大联考2024学年度高三第二次联考
    4、名校大联考2024月考四
    5、2023-2024名校大联考
    6、名校大联考2023-2024学年度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
    7、名校大联考·2023-2024学年度高三第一次联考
    8、名校大联考2023-2024学年度高三第四次联考数学
    9、2024名校联考测试卷答案
    10、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4月联考(二)语文
9.A本句意为“做官而到公卿大臣,是命运使然;退居山野而成为农夫,这也是命运使然;如果屈节用来求得显贵,出卖自己奉行的道德准则来谋取利益,这是我们家的人所深深感到耻辱的啊”。句中两个“命也”都是前句的判断,分别在“命也”与“亦命也”前后断开,排除CD;“挠节以求贵”与“市道以营利”是对称句式,分别在其后断开,排除BC。10.B①是指不愿在伪朝为官而向东迁徙,成为一般百姓,与“困约”无关;⑤是小姑回家后见到笼饼而推辞的行为,只能是反映家中节俭的风气,而非“成于困约”;⑥是指家风放任之后子弟可能会堕落于市井小民之中的情况,并非“成于困约”,而是“败于奢靡”。11.cC项,“叶氏族人以先祖中的土农工商为榜样,各安其分”错误,原文“出作入息,农之治生也;居肆成事,工之治生也;贸迁有无,商之治生也;膏油继晷,士之治生也。然士为四民之首,尤当砥砺表率,效古人体天地、育万物之志”,只是列举了农工商士四种人的不同谋生办法,他们家实际上是士族,因此不是“以先祖中的土农工商为榜样”。四、12.(1)如果家里有人稍微改变他的旧制,(太傅)就不高兴。(2)更何况有难以说得尽的灾祸,这难道尽善于治家谋生吗?本题(1)中,少:稍微;旧:旧习惯,旧制度;辄:就;怿:高兴。(2)中,况:何况,况且;胜:尽、完;岂:难道,怎么;善:擅长,善于;治生:经营家业,谋生。13.异:陆侧重有气节、道义,叶侧重做世人治生表率。同:两人都认为要节俭,不能营营逐利。陆游文中“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而旧俗方已大坏。厌黎藿,慕膏粱,往往更以上世之事为讳,使不闻。此风放而不还,且有陷于危辱之地、沦于市井、降于皂隶者矣”,与叶梦得文中“夫俭者,守家第一法也。故凡日用奉养,一以节省为本,不可过多”,都提倡子弟要节俭用度,不可追求奢靡享受。陆游提到“若夫挠节以求贵,市道以营利,吾家之所深耻”,即以改变节操营利为耻;而叶梦得认为在谋生时“若利己妨人,非唯明有物议、幽有鬼神,于心不安,况其祸有不可胜言者矣”,要正直诚信,不能损人利己;二人都认为不能够为了追求利益就放弃道德准则,营营逐利。不同处在于,陆游更注重“念后世不可事伪国、苟富贵,以辱先人,始弃官不仕“若夫挠节以求贵,市道以营利,吾家之所深耻。子孙戒之,尚无堕厥初”,即重视子弟要坚守节操道义,这是保持家风不堕的要务。而叶梦得则更注重“士为四民之首,尤当砥砺表率,效古人体天地、育万物之志,今一生不能治,何云大丈夫哉”,即要求子孙必须要懂得经营家业,有谋生之计,作世人表率。参考译文:(一)我家在唐朝的时候,做过宰相的一共有六人,(他们)都廉洁、正直、忠诚、孝顺,世代流传下美好的名声。(我)想到后世子孙不能够侍奉伪朝,苟且地贪图富贵,认为(这样)羞辱先人名声,便弃官不入仕。向东迁徙渡过长江,从此沦为一般百姓。在家里孝敬父母、友爱兄长,在乡里因忠诚可信而闻名,家法令人敬畏,很久都没有改变。宋朝兴起后,天下得到统一,陆家也伴随着时代一起兴旺起来,一百多年间文人儒生相继出现,有的位列三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