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高三月考卷·地理[24·G3YK(新高考)·地理-ZTB-必考-HUB]七试题

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高三月考卷·地理[24·G3YK(新高考)·地理-ZTB-必考-HUB]七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大联考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较小,A错误;便捷的交通为农民的出行提供便利,但不是主要因素,B错误;科技对西部地区的农民就业的影响较小,D错误。13.B甲工业部门为动力导向型产业,乙工业部门为劳动力导向型,丙为技术导向型工业,丁为原料导向型工业,实行“移业就民”最有利的是乙,乙工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能够向西部地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B正确。14.D“移业就民”能够为西部城市带来一定的产业,但一般不是高技术产业,①错误;增加大量的就业岗位,吸引大量农民进城市务工,加快城市化进程,②③正确;部分产业进人,能够优化城市的产业结构,④正确;部分产业具有一定的污染,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也使得城市人口增加,增加城市环境压力,⑤正确,使用淘汰法,有①错误,淘汰ABC,D正确。15.A读图可知,该地级市2020年人口年龄结构特征是青壮年劳动力占比较大,少年儿童、老年人口比重占比较小,结合2016~2020年某地级市年末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统计表,该市常住人口数量增加较多,说明该市人口迁入较多,迁入的主要为青壮年劳动力,A正确。16.D2016~2020年某地级市年末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统计表,该市人口数量增加较多,且主要是迁入人口增多,迁入的主要为青壮年劳动力。对该市的影响主要有:人口增多,会加重该市公共服务设施的负担;迁入的主要为青壮年劳动力,会缓解该市老龄化进程,D正确。该市人口密度不大,人地矛盾不突出;青壮年劳动力的迁人会促进该市经济的发展,虽人口数量增多,未必使该市人均GDP减少。17.B通过材料图文,可知该地级市虽经济发达,但人口密度较小,是戈壁荒原上建成的石油工业城市,最可能位于人口稀少的西部,B正确。西藏人口密度较小,但没有大型资源型石油城市;黑龙江基本位于黑河一腾冲一线以东,且没有戈壁;山东人口稠密,也没有戈壁荒原。18.(1)海拔相对较低,气温相对较高;降水相对较多,河谷汇聚水流,水源充足;河谷地带,地形平坦,土壤肥沃。(2)草地减少;耕地、建设用地增加。(3)迁出地:植被覆盖率提升,生态环境修复;迁入地:增加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迁移人口:提高居民收人,改善生活水平。(4)评估藏南河谷区迁入村的环境承载力;合理规划迁人村的土地利用;加强供水、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村民就业培训等。解析:(1)自然条件可从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方面进行说明。藏南河谷位于河谷地区,海拔相对较低,气温相对较高,较适宜居住;藏南河谷受来自印度洋的水汽影响较大,降水相对较多,河谷汇聚水流,水源充足;河谷地区冲积作用强,泥沙堆积,地形平坦,土壤肥沃。(2)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图示北部地区,表示草地灰色区域减少;表示耕地白色区域和表示建设用地的横线区域增加。(3)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应该从迁出地、迁入地和迁移人口分别进行说明。迁出地:人类活动减少,放牧量减少,草原等植被覆盖率提升,生态环境修复;迁入地:人口增多,劳动力数量增多,促进经济发展;迁移人口:改善了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居民收入,改善生活水平,促进了社会进步和发展。(4)人口迁移前要评估藏南河谷区迁入村的环境承载力,以确定迁入人口数量;合理规划迁入村的土地利用,既要保护生态环境,也要提高人民生产生活水平;加强供水、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使居民生活更便利;加强村民就业培训,提高劳动技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等。2
本文标签: 高三月考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