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1号6·第6套·2024届高三阶段性考试(三)生物试卷答案

国考1号6·第6套·2024届高三阶段性考试(三)生物试卷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大联考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3-2024国考1号3生物答案
    2、2023-2024国考一号3生物
    3、2024国考一号生物5
    4、国考一号6答案2024理综
    5、国考一号2024官网答案6
    6、2023-2024国考一号5生物
    7、2023-2024国考一号3生物答案
    8、国考一号答案网2024生物
    9、国考一号答案网2024生物
    10、2024国考1号6
佩佩教育·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湖南10月高三联考卷生物学参考答案1.C【解析】蓝细菌和肺炎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都有细胞器核糖体,A错误;尽管肺炎支原体没有线粒体,但作为原核生物可以利用细胞质基质等处中的酶完成呼吸作用,B错误;根据教材可知少数叶绿素能转化光能,其他色素能将光能传递给叶绿素,据此可推测藻蓝素也能将光能传递给叶绿素,C正确;蓝细菌合成蛋白质的结构是核糖体,合成淀粉是利用细胞质中的酶,D错误。2.D【解析】神经细胞通过其表面受体感受细菌毒素刺激,从而引起痛觉产生,该过程涉及到信号分子与受体结合传递信息,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A正确;提取的细胞膜可包裹纳米笼,这涉及到膜的融合过程,利用了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这个结构特点,B正确;药物颗粒可通过其膜表面受体竞争结合细菌毒素,从而阻断信号的传递,进而缓解痛觉产生,C正确;上述药物颗粒是被膜包裹的,用可破坏膜的表面活性剂处理后药效会改变,D错误。3.D【解析】湖泊的深水区和浅水区分布有不同植物,这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D错误。4.A【解析】由图可知,谷氨酸发挥作用后,被突触前膜回收,A错误;突触后膜上的NM①A作为谷氨酸的受体,其作用是识别谷氨酸,并且从图中可看出它具有运输N的作用,B正确;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可通过减少突触前膜谷氨酸的释放,从而缓解症状,C正确;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的发病机理可能是突触间隙中谷氨酸过多,持续作用引成N+过度内流,从而造成神经细胞渗透压升高,最终导致细胞因吸水水肿破裂,D正确;故选A。5.C【解析】该实验中鸡的红细胞没有产生子代或子代细胞,不能体现遗传,且题中没有提及可以控制分裂,也没有产生各种细胞或个体,故ABD都错误;由于Hela细胞的融合,原本不能合成生物大分子的鸡红细胞重新合成了RNA和DNA,这说明Hela细胞的细胞质影响了鸡细胞核的功能,C正确。6.C【解析】由题可知,集流运输的流速与压力差成正比,蒸腾作用强时,蒸腾拉力大,水流速快,通过水通道进入细胞的水分子多,A正确;干旱和脱落酸会促进植物保水和多吸收水分,因而可能诱导多产生水孔蛋白,B正确;气孔关闭,蒸腾作用减弱,蒸腾拉力减小,集流运输的流速降低,水分从根部往上运输就慢,C错误;依赖于钙的蛋白激酶将水乳蛋白的丝氨酸残基磷酸化,这会使得水通道加宽,集流剧增,若缺少钙,则会影响蛋白激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植物体内水跨膜运输,D正确。7.A【解析】在探究噬菌体的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若噬菌体的DNA进入大肠杆菌,则5S组沉淀物基本不含放射性,2P组沉淀物含有大量放射性,假说与演绎推理不相符,A不正确:在探究DNA的复制方式的实验中,若DNA的复制方式为全保留复制,则分别将子一代和子二代的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均会出现2个条带,即重带和轻带,假说与演绎推理相符,B正确;融合遗传是指两亲代的相对性状在杂种后代中融合而成为新的性状出现,即子代的性状是亲代性状的平均结果,且杂合子后代中没有一定的分离比例。若杂交后代自交,性状不会分离。因此,若金鱼草的花色遗传符合融合遗传,则F自交后代表现型为粉红花,假说与演绎推理相符,C正确;探究果蝇控制白眼的基因位置的实验中,若控制白眼性状的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那么白眼果蝇全为雄性,假说与演绎推理相符,D正确。8.C【解析】一般认为正常血糖浓度为3.9~6.1mmol/L,A错误;早餐后血糖升高主要是由于消化系统吸收了较多葡萄糖,B错误;血糖受神经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C正确;12时后,在激素等调节作用下,正常人的血糖可以维持稳态,D错误。9.D【解析】间作与套种利用的原理是群落的空间结构和季节性,种间出现竞争关系不一定提高光能利用率。10.B【解析】产生IgG的细胞是浆细胞,由B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后增殖分化而成,A错误;二次免疫中B细胞也能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产生IgG等,B正确;艾滋病会母婴感染,C错误;病毒的中和、沉淀、清除离不开IgG的参与,D错误。11.C【解析】生物消毒与其他消毒的方法相同,只能杀死物体表面和内部的一部分微生物,C错误。12.A【解析】该植物雌雄同株,无需考虑伴性遗传。甲、乙两植株基因型都是DDd,甲与d个体杂交,后代出现高秆:矮秆=3:1,若甲为D所在染色体数量变异,即出现3体,则甲产生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DD:Dd:D:d=1:2:2:1,后代性状分离比为5:1,与题意不符;若甲染色体数目正常,D、d基因位于1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有一个D基因易位在另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一条染色体上,则甲产生的配子因自由组合出现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0:Dd:DD:d0=1:1:1:1,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故甲为易位与题意相符;乙只有出现其产生的含D的配子与仅含d的配子的比例各占1/2,才能保证自交时子代隐性纯合子的比例为1/4,故只有在同源染色体的其中一条染色体上有两个D基因,另一条染色体上有d基因才能成立,因此只有发生D所在片段重复才符合题意。13.D【解析】油料种子主要贮藏的物质是脂肪,一般认为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A正确;植物光合作用产生和运输的物质主要是糖类,在种子内才逐渐转化为脂肪,B正确;油料作物的呼吸作用主要通过有氧呼吸进行,脂肪是C、H比例高的化合物,氧化过程需要大量氧气,播种时,浅播可以较容易获得充足的氧气,C正确;油料种子中主要贮藏脂肪,脂肪是疏水性物质,豆类植物含蛋白质较多,蛋白质属于亲水性物质,故油料种子在萌发最初期吸水能力(吸胀吸水)较弱,D错误。生物学试题参考答案第1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