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HUN]六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大联考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历史-R-必考-HUN]六试题)
全国100所名校高三AB测试示范卷教学【解题分析】由材料“既为背叛民国之罪人,当然丧失元首之资格”“苟非自今永除帝制,确保共和”等信息并结合所札记学知识可知,该电文应是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主张维护共和,这反映出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口项正确。A项表述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排除;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说法错误,辛亥革命时期,中国尚未出现军阀割据,排除。【答案】C8.据统计,1922年,上海、湖北、广东等地有60余个工厂的女工参加罢工运动,参加的人数达3万余人,罢工次数共18次,使五四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逐步发展为以劳动妇女为主力的妇女解放运动,实现了知识妇女与劳动妇女的结合。这一现象得益于A.科学社会主义的传播B.中国共产党积极开展工人运动C.妇女解放运动的开展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解题分析】由材料“1922年”“参加的人数达3万余人,罢工次数共18次”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当时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城市工人运动,所以材料所述现象的出现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积极开展工人运动,B项正确。A项说法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排除;C项说法是工人运动不断发展的结果,不是原因,排除;D项说法与史实不符,1919年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冲击,排除。【答案】B9.下图是民国十五年国民革命军在长沙发行的“中央银行”临时兑换券。该券可用于研究A.北洋政府的金融政策A192383A12238B.军阀割据导致货币混乱C.北伐战争推进的条件D.国民政府中央集权弱化【解题分析】由材料及图片信息“民国十五年国民革命军在长沙发行的‘中央银行’临时兑换券”“中华民国十五年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兑换券是1926年由国民革命军在长沙发行的,当时北伐已经开始,这种兑换券对支持北伐战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C项正确。兑换券只是国民革命军战时措施,不是北洋政府的金融政策,排除A项;B项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当时代表中国的是北洋政府而非国民政府,排除D项。【答案C10.长征期间,陆军少将谢彬被击毙时,国民党在报纸上吹嘘其奋战事迹;但到少将何立中被击毙时,只有何应钦说“确系事实”;而到了少将牛元峰被击毙时,国民党官方没有通过报刊报道过任何关于他的事迹。材料表明A.工农红军战略转移任务的完成B.国民党军队对国共内战的反对C.中国共产党已由幼稚走向成熟D.红军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士气【解题分析】由材料信息可知,长征期间,国民党不敢面对红军连续击毙国民党将军的事实,这从侧面说明红军的反击给国民党的士气造成了沉重打击,D项正确。会宁会师标志着红军战略转移任务的完成,排除A项;B项说法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排除;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排除C项。【答案】D11.至1945年,拥有近530万人的国民党军队仅歼灭日军80万余人;共产党领导的约132万人民军队共歼灭日军70万余人,歼灭伪军的人数(东北抗联未统计在内)达118万余人,那么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则至少歼敌188万人。这可用于说明A.国民党军队军事素质比较差B.中共是抗战力量的中流砥柱C.日寇政治诱降策略取得成功D.国民党“攘外安内”政策的失败【解题分析】由材料信息可知,虽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人数远远少于国民党,但歼敌总人数却高于国民党,这充分说明中共是抗战力量的中流砥柱,B项正确。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说法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排除。【答案】B【24G3AB·历史-R-必考-QG】15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