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中同卷·2022-2023学年度高考分科综合测试卷 全国乙卷 语文(一)2

衡中同卷·2022-2023学年度高考分科综合测试卷 全国乙卷 语文(一)2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大联考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衡中同卷分科综合卷语文答案
    2、2024衡中同卷高三一轮答案语文
    3、衡中同卷2023-2024高三语文
    4、2024衡中同卷语文
    5、2024衡中同卷分科综合卷全国三卷
    6、2024衡中同卷语文答案
    7、2024衡中同卷全国三卷
    8、2024衡中同卷高三二轮专题卷语文
    9、2024衡中同卷语文二答案免费网站
    10、2024衡中同卷高三一调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小员口水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0鼻0楚文王伐邓,使王子苹,王子灵共据莱。二子出采,见丈人我春,乞秀不点,持而夺之王闻之,令皆拘二子,将杀之。大夫辞曰:“取春信有罪,然杀之非其罪也,君若何杀之”言卒,丈人造军而言曰:“邓为无道,故伐之。今君公之子搏而夺吾春,无道甚于邓”呼天而号。群臣恐。君见之,曰:“讨有罪而横夺,非所以禁暴也;恃力虐老,非所以教幼也;爱子弃法,非所以保国也;私二子、灭三行,非所以从政也。丈人舍之矣,谢之军门之外耳。”楚令尹子文之族有千法者,廷理拘之,闻其令尹之族也而释之。子文召廷理而责之曰:“几立廷理者将以司犯王令而察触国法也夫直士持法柔而不挠刚而不折今弃法而背令而释犯法者是为理不瑞怀心不公也岂吾营私之意也?何廷理之驳于法也?吾在上位以率士民,士民或怨,而吾不能免之于法。今吾族犯法甚明,而使廷理因缘吾心而释之,是吾不公之心明著于国也。执一国之柄而以私闻,与吾生不以义,不若吾死也。”递致其族人于廷理,曰:“不是刑也,吾将死!”廷理惧,遂刑其族人。国人闻之,曰:“若令尹之公也,吾党何忧乎?”楚庄王有茅门者法,曰:“群臣大夫诸公子入朝,马蹄蹂溜者,斩其辀而戮其御。”太子入朝,马蹄蹂溜,廷理斩其拚而戮其御。太子大怒,入为王泣曰:“为我诛廷理。”王曰:“社稷之臣也,安可以加诛?夫犯法废令,不尊敬社稷,是臣弃君,下陵上也。臣弃君则主失威,下陵上则上位危。社稷不守,吾何以遗子?”太子乃再拜请死。(节选自《说苑·至公》)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凡立廷理者/将以司/犯王令而察触国法也/夫直士持法/柔而不挠/刚而不折/今弃法土而背令/而释犯法者/是为理不端/怀心不公也/B.凡立廷理者/将以司/犯王令而察触国法也/夫直士持法/柔而不挠/刚而不折/今弃法数量而背令/而释犯法者/是为理不端怀/心不公也/C.凡立廷理者/将以司犯王令而察触国法也/夫直士持法/柔而不挠/刚而不折/今弃法而背令/而释犯法者/是为理不端怀/心不公也/正D.凡立廷理者/将以司犯王令而察触国法也/夫直士持法/柔而不挠/刚而不折/今弃法而背令/而释犯法者/是为理不端/怀心不公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个A.“取畚信有罪与“烟涛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两句中“信”含义不同。B.“私二子、灭三行”与“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两句中的“私”字含义相同。C.“因缘吾心而释之”与“缘溪行”(《桃花源记》)两句中的“缘”字含义不同D.“太子乃再拜请死”与“再拜献大王足下”(《鸿门宴》)两句中的“再”字含义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楚文王准备杀掉两个公子,却被大夫劝谏、阻拦;随后,受害人来到军营,控诉两位公子比邓国还不仁道,号陶痛哭,大臣非常恐惧。B.楚文王召见老人,承认自己在禁止暴行、教育年轻人、保全国家方面做得不好,请求老人宽恕,答应在军门外斩杀两个公子来谢罪。精品押题卷·语文五第7页(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