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中同卷·2022-2023学年度高考分科综合测试卷 全国乙卷 语文(一)乙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大联考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衡中同卷分科综合卷答案语文
2、2024衡中同卷高三一轮答案语文
3、衡中同卷2023-2024高三语文
4、2024衡中同卷全国三卷
5、2024衡中同卷分科综合卷全国三卷
6、2024衡中同卷语文答案
7、2024衡中同卷语文
8、2024衡中同卷高三一调
9、2024衡中同卷答案高考分科
10、2024衡中同卷新高考
乙)
语文样卷(四)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1.B(“潜水”的“潜”读“gin”,“潜”是一个统读字,非多音字)(1分)2.B(“崇山竣岭”应写作“崇山峻岭”)(1分)3.A(本题考查词语辨析。横线第一处要表达的意思是我们过去只能遥望却不能登上其他星球。“可望而不可即”意思是能望见,但达不到或不能接近。常比喻目前还不能实现的事物。此处填“可望而不可即”符合语境。横线第二处要表达的意思是我们团结一致实现了许多令世人震惊的目标。“持之以恒”意思是长久地坚持下去。此处填“持之以恒”符合语境)(2分)4.D(本题考查修改病句。A、B、C三项修改正确,D项修改有误,应删去“左右”)(2分)5.C(本题考查句子衔接。仔细阅读这句话可知,“向海而行,跨越广袤海洋,中国跨海大桥以多项世界之最的技术创造,抵达创新高峰”阐述的是新时代的中国在“向海而行”方面的成就。语段中前半部分内容先写“向上”,再写“向下”,由此可知是从上到下的顺序写的。后半部分先写“向山而行”,再写“向海而行”。所以应该放在丙处)(2分)6.C(A、B、D都是教训口气,C项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劝说,表达得体,有说服力)(2分)二、古代诗文阅读(20分)7.D(甲诗中,鸟啼草绿,春色常在,而曾经在台城追逐欢乐的六朝统治者却早已成为历史上来去匆匆的过客,豪华壮丽的台城也成了供人凭吊的历史遗迹,因此甲诗中的“江草”茂盛是反村六朝的衰亡;乙诗中“万户千门成野草”是说眼前野草丛生,满目疮瘐,与前文“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眷事最奢”的六朝繁华气象、豪华暂嘟形成鲜明对比,让人心生悲凉。两首诗均与希望无关)(2分)8.两位诗人怀古伤今,都打发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