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中同卷·2022-2023学年度高考分科综合测试卷 全国乙卷 语文(一)乙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大联考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衡中同卷语文答案网站 高三网
2、2024衡中同卷高三二轮专题卷语文
3、2024衡中同卷语文答案
4、衡中同卷2023-2024分科综合卷语文一
5、衡中同卷2024全国卷三
6、衡中同卷2023-2024分科综合卷语文
7、2024高三衡中同卷语文
8、2024衡中同卷语文
9、衡中同卷2024全国三卷
10、衡中同卷2023-2024高三语文
乙)
B.新冠疫情燃起,中国把多国联结在一起,善意在各国民众之间传递,显示了民族间的情感力量。℃.情感可以在媒体上自由地表达和传递,即使远在天涯的人们坐在家中也可以感受到异国“遥远的情感”。D,在形成共同情感的路径中,人们通过互动传递情感,并共同理解灾害中的情感,从而使情感聚合。4.聂荣臻将日本人分为,“日阀”和“日本士兵及人民”两部分进行阐述,这样行文有什么好处?(4分】答:5.结合文本,就“灾难外交培育共同情感”,请整合出几点合理化建议。(6分)答:(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文本一:一个大党和一只小船采衡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林房子里召开,但很快就被巡捕监视上了。不得已,立即休会转移。代表之一李达,他的夫人王会悟是嘉兴人,是她提议到这里来开会。8月1日,王会悟、李达、毛泽东先从上海来到嘉兴,租好了旅馆,就出来选“会场”。他们登上南湖湖心岛上的烟雨楼,见四周烟雨茫茫,水面上冷冷清清地漂肴儿只游船,不觉灵机一动,就祖它一只船来当“会场”。当时还计划好游船停泊的位置,在楼的东北方向,既不靠岸,也不傍岛,就在水中来回漂荡。第二天,其余代表分散行动,从上海来到南湖,来到这只小船上。下午,通过了最后两个文件,中国共产党就这样诞生了,于是党的肌体里就有了船的基因,党的活动就再也离不开船。宋人潘阆有一首写大潮中行船的名词:“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共产党就是敢立于涛头的弄潮儿。一大之后,毛泽东一出南湖便买船西行湖南,组织农民运动。大苹命失败,他振臂一呼,发动秋收起义,上了井冈山。这时全国正处在白色恐怖之中,许多人不知苹命布望在何方。他挺立井冈之藏大声说道:革命高潮“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这时,周恩来也领导了南昌起义,兵败后南下广州,只靠一只小木船,深夜里偷渡香港,义转道上海,再埋火种。谁曾想到,惊涛骇浪中,那只小木船上坐肴的就是未来共和国的总理。蒋介石曾布望借中国大地上的江河阻灭苹命,但革命队伍却一次次地利用木船突围决胜。天险大渡河曾毁灭了石达开的10万大军,但是当蒋介石围追红军于此,只见到远去的船影和岸边的草鞋。抗战胜利后,共产党东渡黄河,问鼎北平。而东渡黄河靠的还是老艄公摇的一条木船,船仍然不大,以至于连毛泽东心爱的白马也没能装上。中国革命的整个司令部就这样在一杀木船上实现了战略大转移。不久就有百万雄师乘肴帆船过大江。中国历史上秦皇汉或喜欢说他们是马上得天下,中国共产党真正是船上得天下。是船上生,浪里走而夺得天下的啊。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毛泽东1958年到杭州时,专列经过南湖,他急令停车,在路边凝望南湖足有40分钟。想伟人当时胸中涛翻云浦,其思何如。历史上第一个以舟水关系而喻治国取世者,大概是苟子,后来魏征也把这个比喻说给唐太宗。他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当我们这只小船航行到第24个年头,时在1945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开过七大,胜利在即,将学天下。民主人士黄炎培赴延安,与毛泽东有一次著名的谈话。黄炎培问,如何能逃出新政权“其兴也勃,其亡也怒”的周期律。毛泽东答:“靠民主,靠相信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高二语文第3页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