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SD]四试题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SD]四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大联考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16.1922年6月15日,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指出扭转时局的关键,是用革命手段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建立民主政治。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向社会各界公开自己的政治主张。这A.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B.推动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C.强调了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D.促进了人民民主革命政权的创建17.1926年12月,湖南全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召开。毛泽东出席了大会,并在大会上作了两次重要报告。他指出,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这表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A.已经认识到农民力量的重要性B.已开辟了中国革命新道路C.积极扩大革命统一战线的范围D.全力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18.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在中央革命根据地成立了中央造纸厂、纺织厂、织布厂、通讯材料厂、卫生材料厂,以及由盘古山、上坪、小龙等矿场合组而成的中央钨砂公司等。这些厂矿的工人多的达500余人,少的也有100人。这一系列举措A.彻底打破了国民党当局的经济封锁B.为战略转移提供了条件C.扩大了当时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范围D.发展了新民主主义经济19.遵义会议认为:在我们还没有大的城市工人的暴动的配合,在我们红军数量上还是非常不够,我们很难直接进攻,但防御不是单纯的防御。只有从防御转入反攻以至进攻,大量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我们才能粉碎“围剿”,保卫苏区。这可用于说明遵义会议A.反思了红军反“围剿”失利的原因B.明确了红军长征的方向C.重申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D.纠正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20.20世纪30年代,日本大力收买汉奸,鼓动“防共自治运动”,制造了一系列事件。主要包括“河北事件”“张北事件”“香河事件“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等。这一系列事件A.表明华北人民的民族意识尚未觉醒B.提升了华北军民敌后抗战必胜的信心C.致使中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D.表明日本在沦陷区实行“以华治华”政策21.1941年10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代表大会”,日本、印度、印尼、菲律宾、马来亚、缅甸、泰国、朝鲜、越南等国和中国国内各民族代表出席了大会。中国共产党此举A.适应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需要B.宣传了革命统一战线主张C.壮大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力量D.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根据地22.1942年元旦,“迁川工厂出品展览会”在重庆隆重开幕。在15天的展览期间,包括国共两党要员以及各国驻华大使在内的超过12万的民众前来参观,盛况空前。据此可知,此次迁川工厂出品展览会A,旨在提升民族品牌国际声誉B.使中国抗战赢得国际社会支持C.有利于鼓舞民众抗战的决心D.粉碎了日军“以战养战”的部署23.中共中央收到蒋介石的三封电报后,于1945年8月23日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并明确声明:我们愿意与中国国民党以(及)其他民主党派,努力求得协议,以期各项紧急问题得到迅速的解决,并长期团结一致,彻底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这表明中国共产党A积极推动工作重心转移B.坚持走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C.致力召开政治协商会议D.坚决揭露蒋介石假和平阴谋24.1948年,民主派普遍认为,所谓“民权”,变成了官权,变成土豪劣绅的权,地痞流氓的权。民族资产阶级更相信国民党是官僚资本、豪门资本的代言人。农民则对于长期盼望的平均地权彻底灰心。据此可知,国民党A.开始摒弃新三民主义B.统治已呈现全面危机C.初现专制独裁的面目D.所属阶级利益发生改变25.某解放战争纪念馆讲解员介绍一次军事行动时说:“国民党主要兵力部署在陕北、山东两个解放区,从而形成了两头重、中间轻的哑铃态势。中共中央决定从敌之要害和薄弱的中央部分进行突破,直插国民党心脏。”这次军事行动A.成为促成重庆谈判的重要因素B.突破了国民党军队的长江防线C.摧毁了国民党主要的军事力量D.揭开了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高三调研考试三·历史第3页(共6页)】243065D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