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四)4文科综合(全国卷)试题

[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四)4文科综合(全国卷)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大联考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百师联盟2024高三第四次联考
    2、百师联盟2024高三冲刺卷四文综
    3、2023-2024百师联盟高三冲刺卷四文综
    4、2024百师联盟高三4月联考
    5、2024百师联盟第四次联考文综
    6、百师联盟2024高三冲刺卷四全国卷文综
历史部分一、选择题24--28CBDDD29--33 ADCCA34—-35BD24.【答案】C【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治大国如烹小鲜”体现的是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属于道家思想,其中“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属于道家主张,与题意主旨相符,故选C:A是儒家思想,B是法家思想,D是墨家思想,排除ABD。25.【答案】B【详解】如材料所示,由唐天宝至北宋初年,秦准线以南户数占全国总户数比重上升,且超过50%。结合所学知识,北宋初年,人口南移之后,海外商运发展迅速,此后中国商品通过海路远销到东亚、南亚、西亚以及东欧、北非等地区,与之前的主要依靠陆上丝绸之路与国外进行贸易不同。故B项正确;材料数据仅体现唐天宝和北宋初年秦淮南北户数各自占比,没有提供社会经济发展的指标。故A项错误;表中并没有呈现关于北方战争频繁的信息,C与题干无关;北宋时期,宋朝都汴梁,即今河南开封,依旧属于北方地区,说明政治中心尚未南移。故D项错误。故选B。26.【答案】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伴随着土地兼并的加剧,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政府财政收入逐渐减少,在以传统的丁户为单位进行征收赋税的话,容易引发社会动荡,因此明朝中叶以后,官府加强了对土地的控制而放松了对丁户的控制,适应了社会的发展,D正确;AC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这一变化应该是增加了政府的收入,B排除。故选D。27.【答案】D【详解】王夫之这段话的大意是:粟米价贵伤害商业,价贱则伤害农业。当其价格昂贵时,不能(通过强制手段)使其价贱,政府强制平抑粮价,那么粮商不再收粮出售,只会导致粮价最终更贵;当粮价低贱时,不能(通过强制手段)使其价格提高,政府强制要求粮食售价提高,那么粮商压仓不售,就会导致粮价更加低贱。材料中王夫之并论及农业和商业关系,故A排除;王夫之反对政府干预粮价,故B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征收工商税的主张,故C排除;王夫之反对政府强制干预,主张粮价遵从市场调节作用,故D正确。28.【答案】D【详解】1905年之前,我国封建经济在各种经济成分中占据优势,官员和地方士绅掌握大量财富,有条件对子弟进行系统的教育。1905年后,自然经济解体逐渐解体,商品经济和民族工业得到发展,专业人士和商业精英倍加重视子弟的教育问题。1949年到1952年,我国建立起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确立,工农和工农子女受到了比较正规的教育,故D符合题意;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中的教育现象与近代教育体制变革相关,但不是主要原因,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反映政治形势与教育格局的关系,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29.【答案】A【详解】从表中可以看出,一战后帝国主义在华投资,发展十分迅速,而且极不平衡。德国战后对华投资骠减,英国有所增加,而美国和日本增长最快,从1914年到1931年,增长都在4倍左右。说明美日借助时机扩大对华经济侵略,故选A;表格信息只能体现各国对华投资数量的变化,不能说明列强暂时放松侵略中国,排除B;这一时期影响列强对华投资的因素是一战,不是经济危机,排除C;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