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考生 2024届双考信息卷·第六辑 预判高考 猜题卷(一)1试卷及答案答案(语文)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大联考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1试卷及答案答案(语文))
牛衣未起王章疾①,马磨何伤许请贫②。治道本来存简册,神州谁与静烟尘?新亭对泣犹稀见®,况觅夷吾①一辈人!【注】①王章,西汉名臣,刚直敢言,早年贫困,一次生病时只能用盖牲口的牛衣取暖。②许靖,三国名士,生活曾一度陷入贫困,要靠赶马拉磨,亲自劳作来过活。③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日:‘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后用“新亭对泣”指对沦陷国土的怀恋。④春秋时期政治家管仲,字夷吾,相齐桓公成霸业。C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上句形象地描绘了初寒时节的景象,并借此奠定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B.“白头一叟”暗示了诗人自身的境况,也寄寓着岁月流逝、人生老去的无奈。C额联用“王章疾”和“许靖贫”两个典故,是为了突出底层人民的苦难和贫困。D.整首诗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语言凝练而意味深长,意境深远而富有哲理。15.梁启超曾作《读陆放翁集》四首,其一日:“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请结合后两联简要分析本诗中的“意不平”。(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简子在《劝学中以螃蟹为例,说它之所以蟹跪而二教非蛇棒纹无璃托者是用心浮躁的缘故。(2)《庄子·逍遥游》中举见日则死的大芝和春生夏死、夏生秋死的寒蝉的例子,来说明寿命短的两句是“朝菌不免晦的,腹牯不秋(3)小刚在读到朱自清《春》中“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之语时,想起了古代诗歌中关于“东风”的语句,如“在风不5圈螂便”“小楼晔夜又东风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小木匠跟着外地木匠从做个板凳桌子之类零零碎碎的木活开始,到三十多岁时已学得一门好手艺,方圆几个村子,谁家讨媳妇嫁闺女做个箱子衣柜之类的家具,都得请小木匠亲自出马;谁家起房建屋更是少不了小木匠。小木匠成了家喻户晓的有名木匠,跟着他一起干活的几个人,也多多少少学会了一些木活,在天长日久的默契配合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木匠团队。随着岁月和时光的流逝,小木匠成了老木匠。打开落满灰尘锈迹斑斑的铁锁,老木匠从工具箱里拿出墨斗、推刨、锯子、锤子、砂纸等工具。几位虽然上了年纪但身体依旧硬朗的木匠,开始了娴熟的合作,他们用一根树枝在地上勾画出我描述的小屋样子,然后找点、定桩…荒废寂静的菜园子,响起了叮叮咚咚敲敲打打的声音。几位多年未在一起合作的木匠哼着小调,兴高采烈热火朝天地摆弄着这些废旧木头。在他们娴熟的操作中,一个多月后,小屋建好了。像抚摸自己的孩子一样,老木匠不停地抚摸着这间简陋的小木屋,眼里闪着亮晶晶的光。B17.下列句子中的“谁”与文中第一段中的“谁”,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B.大家的劲头十足,谁都不甘落后。C.我的书不知道被谁拿走了。D.他们俩谁也说服不了谁。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如改成“老木匠从工具箱里拿出各种工具”,语义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高三质量检测(二)·语文试题第7页(共8页)】243729Z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