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10月联考[B-025]语文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大联考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皖江名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
2、2024皖江名校联盟5月高考最后一卷
3、皖江名校联考2024第五次
4、2024年皖江名校联盟高三第五次联考文科综合能力试卷
5、2024皖江名校联盟高三12月联考d021
6、2024皖江名校联考答案
7、2024安徽皖江名校联考2
8、2024皖江名校联盟高三第五次
9、2024皖江名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
10、2024皖江名校联盟高三第三次联考

16.【答案】①颈联上句描绘了茂盛的树林里轻风阵阵,送来了鸟儿婉转的啼叫声,此处调动了读者的听觉,读者联想到了响亮、婉转的鸟鸣声。②颈联下句描绘了颓败的墙壁上青苔斑驳,往日的题诗只留下黑色痕迹,此处调动了读者的视觉,读者眼前展现出一幅斑驳荒凉的画面。【评分细则】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表现手法。首先,明确考查内容为颈联中听觉和视觉描写对西村美景的展现。其次,应先分别找出颈联中听觉和视觉描写的具体内容,从而理解诗人通过视听结合生动展现西村美景的手法,最后,整理思路,形成答案。17.【答案】(1)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2)乌鸟私情愿乞终养(3)莹莹子立形影相吊(桂影斑驳,风移影动/风移影动,珊珊可爱/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评分细则】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第(3)句答案仅为示例,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即可给分。【解析】本题是情境式默写。必须熟记有关背诵篇目的内容,答题时审读题干、把握提示、联想诗文是关键。默写的诗句与题于的要求要一致,书写要正确,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添字、减字。18.【答案】示例一:云拼命地遮住太阳,意图掩盖太阳的光芒。示例二:云在天空中自在地漫步,变换着模样快乐玩耍。【评分细则】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给2分;拟人贴切给2分;语句流畅,给1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首先明确以“云”为主体,思考云的特点和可能的行为;其次贴切地运用拟人手法进行表达,使其具有人的情感、动作等,同时要保证语意完整和表达流畅。19.【答案】A屡见不鲜(司空见惯、不足为奇)B一概而论(以偏概全)【评分细则】每填写正确一个成语,赋1分;其他答案,意思相近者,正常赋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首先,可先分析语境,根据上下文的意思、逻辑关系等来判断所需成语的大致方向,然后从自己积累的成语中筛选出合适的进行填空。根据语境,A处所填成语是指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并不新奇,可填“屡见不鲜”,B处形容常指处理事情或问题不分性质,不加区别,用同一标准来对待或处理,可填“一概而论”。20.【答案】①修改为:截至目前,已经发现的黄曲霉毒素及其衍生物估计(大约)有20种;5修改为:研究显示,黄曲霉毒素主要“攻击”人的肝脏。【评分细则】每指出并改正一处,得2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第①句重复赘余,应去掉“估计”或“大约”其中的一个;第5句句式杂,应将“根据研究显示”修改为“研究显示”或“根据研究”。21.【答案】甲:黄曲霉菌都有害吗乙:发霉的食物不一定有黄曲霉毒素【评分细则】每处2分,意思相近且符合字数要求即可。【解析】甲处:上文提到有人对大米发黄是否产生黄曲霉毒素存在疑问,接着介绍了黄曲霉菌和黄曲霉毒素的一些情况。后文又说“大多数黄曲霉菌本身无害,大多数黄曲霉毒素也不致癌”,由此可推断甲处应是对黄曲霉菌是否有害的疑问,所以可填“黄曲霉菌都有害吗”。乙处:上文说“食物发霉是被黄曲霉毒素污染了吗?答案是不一定”,接着以花生为例进行说明,最后得出结论“也就是说”,后文又说“但看起来没发霉的食物不一定就没有黄曲霉毒素”,那么乙处应与前文“食物发霉不一定有黄曲霉毒素”意思一致,可填“发霉的食物不一定有黄曲霉毒素”。22.【答案】黄曲霉菌是一种常见的大多数属于非致病性菌种的常作为曲种应用于某些有机酸如L-苹果酸的发酵生产的腐生霉菌属。(3分)【评分细则】使用了下定义的手法1分,改为了长单句2分。【解析】这道题既考查学生对不同句式的转换能力,又考查对下定义这种说明方法的掌握。首先,先确定被定义的概念为“黄曲霉菌”,然后分析原句内容,找出其本质特征。原句中提到“黄曲霉菌,是一种常见的腐【高三语文参考答案第3页(共5页)】FJ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