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成原创模考·2025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方向预判卷(一)地理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大联考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地理试题)
17:05548%7.A由题干可知,滇中地区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多山地,地形复杂,连续复杂的山地导致近地面风场较复杂,上升气流易被扰动,故 FHR 事件年均发生频率相对较低。8.C昆明是云南省省会,经济相对发达,城镇化水平高,城市热岛强度大,市区及周边地区温度高,气流易上升,导致FHR事件高发;昆明称为“春城”,气温季节变化不大;喀斯特地貌与FHR事件相关性较小;昆明位于云贵高原西部,地处内陆,受台风影响小。).C由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方农牧交错区位于林地向草地、农耕区向牧业区过渡地带,大致位于2/2等隆水量线附近,故草地是其最大土地利用类型,其次为林地。图中丙占比最大,为草地;丁占比较小,为水域和荒地;乙占比大于甲,乙为林地,甲为耕地。10.A北方农牧交错区位于林地向草地、农耕区向牧业区过渡地带,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其草地和林地面积占比大,故其生态系统主要服务类型是调节服务11.C随着我国“退耕还林草”“退牧还草"工程等生态措施实施,加上科技进步等,环境承载力没有下降;由图可以看出,1995~2020 年北方农牧交错区耕地面积占比(甲)先小幅减小后保持稳定,没有增加;林地面积占比(乙)为略下降,草地面积占比(丙)略上升,与草地相比,林地能提供较高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其减少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年均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推进,建设用地面积占比增加,也会导致年均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下降12.A由题干和图可知,北宋以前三北平原还未形成,位于海平面以下;公元12世纪以来,三北平原海岸线整体向北推进,逐渐凸出于杭州湾;三北平原有众多海塘及其遗迹,说明是当时先民不断修茸、巩固海塘,填海造陆、围滩建田,形成众多良田,以缓解人多地少矛盾。由此可知,三北平原的形成是在泥沙堆积形成海积平原的基础上先民填海造陆形成的,故三北平原海岸线整体向北推进主要得益于先民填海造陆。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多海侵事件,不利于陆地出露海面。13.D受人类活动和潮流淤积影响,钱塘江口泥沙淤积,江口变窄,导致杭州地区钱塘江处潮流涌入较少,使【高三年级第五次考前模拟卷·地理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此处钱塘潮不如古代壮观。14.B由题干“灌丛化是干旱半干旱区草原生态系统中灌木的植株密度增加的现象"可知,灌木植被比草原植被更能适应恶劣的环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典型草原植被(主要是草本植物)根系较浅,当干旱半干旱区气候变干旱时,该地的土壤浅层地下水水位下降,浅根系的草本植物竞争能力下降,发达的根系使灌木植物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同时灌木植物对冠层的截流作用可以提高水分的利用效率,使灌丛下的土壤养分提高,促进灌木植物生长。故典型草原发生灌丛化的主要自然原因是灌木植物根系较发达,更能适应干旱的环境。15.A过度放牧后休牧,使得长期放牧压力得到释放,退化的草原中出现的空裸地提供了灌木植物扩张的条件,在沙化的土壤上灌木植物比草本植物更具竞争优势,灌木植被快速生长,挤占原先草本植被的生存空间。故过度放牧后休牧要比过度放牧时踩踏更有利于灌丛植被生长,草原灌丛化最为严重。16.C随着草原灌丛化程度的加重,灌木植株密度增加,草本植被减少,灌丛植被或有刺或有毒,不适宜饲养牲畜,使得草原生产力下降;草原灌丛化使植被覆盖度降低,灌丛间土壤缺少植被保护,加上灌丛争夺,易造成养分流失;灌丛根系发达,能适应恶劣环境,地下生物量增加;灌丛植被生长会吸收较多水分,并与草本植被争夺养分、水分,易造成草原土壤退化17.(1)石墨矿资源丰富,资源赋好;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等对石墨资源需求大,市场广阔;巴中市的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发展处于培育发展阶段,后期发展潜力巨大。(每点2分,共6分,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2)中巴市石墨资源丰富,产业园以石墨资源为核心,建立石墨精深加工产业链条;以石墨精深加工产业链条为基础,以成渝区域产业配套为目标,建立新能源电池产业链体系;以石墨及新能源电池为基础,延伸培育发展前沿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及产业生态体系,打造区域产业配套基地。(每点2分,共6分,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3)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推动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转型;吸引人才流入,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来投资。(每点2分,答对三点得6分,共6分,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18.(1)山地抬升西风气流(海洋水汽),形成地形雨,河流雨水补给量大;山地海拔高,多冰川和积雪融水,增加伊犁河补给量。 (每点2分,共4分,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2)上游位于盛行西风迎风坡,加上天山冰雪融水量大,水资源总量丰富;流域地势起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流域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和中亚地区,整体经济水平和生产方式相对落后,水资源开发不充分,开发潜力大。(每点2分,共6分,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3)减轻土壤盐碱化,提升耕地质量;提高农产品单产(或产量),保护耕地后备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扩大耕地面积。 (每点2分,共6分,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木河流域四周山区液态降水增多,固态降水(降雪)减少,积雪减少,积雪覆盖程度下降。(每点2分,共4分,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2)季节差异:北部山区夏季NDSI均值小于秋季;南部山区夏季NDSI均值大于秋季。(每点2分,共4分,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原因:北部山区位于盛行西风带,秋季开始盛行西风影响逐渐显著,气温下降、降水增加,导致秋季 NDSI较夏季高;南部山区(昆仑山)山地海拔高,山区夏季气温低、西南季风带来较多水汽,降雪较多,导致秋季 NDSI较夏季低。(每点2分,共4分,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3)从短期看,NDSI下降,积雪消融,可能会增加山区泥石流、滑坡、融冰雪洪水等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从长期看,NDSI下降,融雪减少,河流补给和土壤水分减少,加剧土地荒漠化;NDSI下降,积雪消融,山区地面反射率减少,导致地面增温,可能导致全球气温进一步升高;NDSI下降,积雪消融,可能导致山区水体的水量减少,进而影响农业灌溉、水电生产、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每点 2分,答对三点得6 分,共6分,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