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成原创模考·2025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方向预判卷(二)历史试题

鼎成原创模考·2025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方向预判卷(二)历史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大联考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通商口岸是近代中国的特殊产物。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以炮舰外交叩开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随着对外战争不断失败与不平等条约订立,中国被迫开放更多沿海港口与内陆城市作为条约口岸。从时间上看,“约开口岸”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开始,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形成开放的高潮。从空间上看,近代通商口岸总体上沿海开放最早,其次是位于内地的口岸(主要是沿江口岸)。通商口岸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摘编自张永帅《近代的通商口岸与东西部经济现代化》(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通商口岸分布的空间特征,并对近代“通商口岸”的崛起予以评析。(8分)材料二1842年上海被划为通商口岸后快速发展成一个现代都市。它包揽了全国将近一半的对外贸易,主要的外国银行和大企业都在上海设立总部。从1895年到1911年间,在所有的开放口岸创立的华资工厂中,约三分之一设在上海。城市新兴的商贸和工业为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许多现代化的新生事物都首先在上海落户进入中国,像照相馆、有线电报、电灯、自来水等等。1928年上海开设了第一家咖啡馆。一些学生和知识分子,他们把喝咖啡当作一种体验现代西方生活的方式。上海是整个中国近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摘编自徐赣丽《建构城市生活方式:上海近代文明化及其动因》(2)结合材料,以“上海·中国近代化的缩影”为主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自拟题目,表述成文,叙述完整;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严密,条理清晰。)(12分)高二历史学科试题第7页共7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