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九年级下册历史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单元测试(答案)考试试卷
部编九年级下册历史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单元测试(答案)考试试卷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大联考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想深人人心,故排除D项。14.D【解析】材料中茨威科特说,《法国民法典》深受南部成文法和北部惯法的影响,是这两种传统制度的巧妙融合物,这反映出《法国民法典》的包容性,故选D项;材料并未出现西欧其他国家的法律,故不能说明法国民法典比西欧其他国家的法律更科学,故排除A项;材料信息也不能表明法国成文法更具灵活性,故排除B项;材料并未说明罗马法是西方国家成文法的源头,故排除C项。15.D【解析】2010年国务院发布的文件和党的十八大均明确要求党的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法律手段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由此可见,党和政府强调依法行政,故选D项;其他三项均与材料信息无关,故排除A、B、C三项。16.(1)特点古代雅典:直接民主;主权在民;抽签选举;法律至上;法律面前等;司法独立;注重防范官吏滥用权力。(3分,答出三点即可)近代英国:国王“统而不治”;议会权力至上;实行责任内阁制;贵族掌握政权。(3分,答出三点即可)(2)意义:古代雅典:为公民创造了广泛的参政机会,培养了公民的自由、开拓精神,推动了雅典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法治基础上的民主运作方式,为近代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借鉴。(4分)近代英国: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使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建立新的制度产生了巨大影响。(4分)17.(1)原因:先秦诸子举贤学说的影响;汉朝儒学地位独尊,扩大了儒学的社会影响力;察举制度提供了考试选官的方法;九品中正制弊端日益暴露;南北朝时期士族衰弱和隋朝国家统一。(8分,答出四点即可)(2)相同之处:都采取考试选拔的方式;考试程序严格,体现公性;扩大统治基础;提高统治(行政)效率;都在一定时期内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6分,答出三点即可)18.示例论题:中国古代教化传统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2分)论述:儒家思想自诞生之初就十分重视教化的作用,孔子强调要教育、培养士人,使其担当起教化民众的责任并进而改造社会,教化的主要内容是“仁义道德”,教化的媒介是灌注“仁义道德”精神的诗、书、礼、乐;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儒家文化的普及和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士人的推动,使得官方的教化和律令呈现儒家化的特征;封建社会后期,伴随着理学的发展及儒家士人投身于基层教化的推动,乡约治理由此出现,儒家伦理开始不断渗入乡村治理之中。(9分)综上所述,中国古代教化的儒家化特征,推动百姓教化移风易俗,完善了基层治理,稳定了社会秩序,对我们当代和谐社会的构建、乡村的全面振兴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2分)(“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分的唯一标准)19.(1)原因:汲取他国发展的经验教训;改革开放仍需不断深化;经济全球化下国际竞争激烈;体制机制转轨面临挑战。(8分)(2)示例1举措: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任意一条即可得2分)理由:精神文明建设能够极大地激发人民的热情和干劲,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凝聚强大的精神动力。(4分)示例2举措:积极融入全球化,抓住机遇,合理配置资源和生产要素;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使经济环保协调发展;求同存异,加强国际合作,趋利避害。(任意一条即可得2分)理由:改革开放的经验和他国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发展才是硬道理。要积极顺应时代潮流,才能推动民族复兴、构建和谐社会;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的机遇,有助于国家经济的振兴、人民生活水的改善。(4分)示例3举措:脱贫攻坚。(2分)理由:略(4分)(“示例”仅供参考,任答一例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高二历史·参考答案第2页(共2页)】·23-64B·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