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金卷先享题2023-2024高三一轮40分钟单元检测卷新高考/地理人教版14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衡水金卷先享题2023-2024高三一轮40分钟单元检测卷新高考/地理人教版14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大联考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一阶段考试地理试题答案【答案】1.A2.C3.B【解析】2.山体滑坡发生后,滑坡处山体滑落,往往形成负地形,形似谷地,因此相应等高线向高海拔处凸出,C符合题意。3.根据前明判断可知,河水由①处流向②处,①处位于堰塞体上游,在堰塞体在自然崩溃之前,①处水位持续上涨,排除C、D。结合沟谷下窄上宽的特点,在河流流量稳定的前提下,①处河流水位上涨先快后慢【点睛】河流流向与穿过河流处的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这是因为河流发育在河谷,而河谷等高线凸向高处,而河流流向低处。4.B5.A【答案】6.D7.C【答案】8.D9.C10.B【解析】【8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A选项的描述“持续减少”显然是不符合图片中的信息的,故A选项错误;B选项中,其变化趋势在图中明显是不一致的,故B选项错误;D选项2800~3100米,草本植物丰富度与海拔呈负相关符合图中信息;C选项中,使用“最”等词眼,显然从图中只能看出草本植物丰富度远大于木本。【9题详解】海拔2800~3100米木本植物丰富度大于草本,显然有适合木本植物生长的条件,影响物种丰富程度的主要因素为水分和热量;而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气温降低,蒸发减少,降水减少,;随着海拔高的上升,热量降低。【10题详解】草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在海拔3100米以上增多,说明草本物种生存条件在某些方面变好,由图看出该海拔段木本植物丰富度急剧减少,说明木本植物生存条件变差。由于木本植物比草本植物高,该海拔段木本植物的减少,从而减少了遮挡,使得草本植物获得了更多的光照,所以草本物种增多。气温条件、蒸发条件和土壤条件不是该段草本植物在木本植物减少的情况下,丰富度增多的原因。【答案】11.D12.A【4题详解】根据材料“海洋锋是指在温度、盐度等性质方面明显不同的两种或几种水体之间的狭窄过渡带”可知,海洋锋是海洋中的现象,会在海面形成海雾,但对大气影响有限,不可能出现剧烈的天气变化。不同纬度地区水体的温度、盐度均有所差异,利于形成海洋锋。形成海洋锋的水体水量规模可大可小。海洋锋是不同水体的狭窄过渡带,水体水方向相对静止,流动性差,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5题详解】由于7-9月是北极地区的暖季,积温导致的冰雪融化总量在9月份达到最大(海冰面积最小),大量冷而淡的水从北冰洋经丹麦海峡南流,东格陵兰寒流势力达到最强,减弱了北上的北大西洋暖流,使海洋锋较为稳定。此时可观察到较强大且连续的海洋锋面。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