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化学[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化学-R-必考-QG]六试题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化学[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化学-R-必考-QG]六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大联考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三步一体高效训练D.熔融的NaCl和NaCl溶液在导电过程中自由移动的粒子做定向移动解析:NCI固体中无自由移动的离子,不导电,A项正确;熔融状态下,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可导电,与外加电源无关,B项错误;氯化钠为电解质,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可发生电离,C项正确:导电过程中钠离子和氯离子做定向移动,D项正确。答案:B9.下列各项中两组物质间的反应,可以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A.AgNO3和HCl;Ag2CO3和HCIB.H2SO4和Ba(OH)2;BaC2和Na2SO4C.HNO3和K2CO3;HCI和NaHCO3D.KOH和NH4NO3;Ba(OH)2和NH4Cl解析:硝酸银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十CI一AgCI¥,碳酸银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2CO3十2H+十2C1一2AgC1十CO2个十HO,两个反应不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A项错误;HSO4和B(O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SO+2OH-+Ba2+一2HO+BaSO4¥,BaCl2和Na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Ba2+一BaSO,¥,两个反应不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B项错误;HNO和K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十CO一H2O十CO2A,HCl和NHC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十HCO一HO十CO2◆,两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相同,C项错误;氢氧化钾溶液与硝酸铵溶液的反应和氢氧化钡溶液与氯化铵溶液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都为NH十OH一NH·H2O,D项正确。答案:D10.水溶液通常显电中性,即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某溶液中只含有Na+、AI+、C、SO}四种离子(已略去极少的H中、OH),已知Na、AIs+、C的个数比为3:2:1,则溶液中A13+和SO的个数比为A.1:2B.1:4C.1:1D.2:3解析:根据电中性原理有N(Na)+3N(AlB+)=V(CI-)+2N(SO星)(N代表粒子数目),设N(Na):N(Al3+):N(C1厂):N(SO})=3:2:1:x,则3十3×2=1十2Xx,解得x=4,所以A13+和SO星的个数比为2:4=1:2,A项符合题意。答案:A11.粗食盐水中含Ca+、Mg2-、SO等离子。为制得精盐水,某同学设计如下方案:过量试剂A粗食盐水悬浊液A过量试剂B,悬浊液B过量NaOH溶液悬浊液C试剂D精制食盐水滤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试剂A、B分别为a2CO3溶液和BaCl2溶液B.悬浊液C除沉淀外只含CO、C1、Na三种离子C.NaOH溶液也可以放在试剂A或试剂B之前加入D.加入试剂D之前不过滤对实验无影响解析:粗食盐水中含C2+、Mg+、SO等离子,加入过量试剂A、B均产生沉淀,则A为氢氧化钡,B为碳酸钠,悬浊液C中含有氢氧化钙、氢氧化镁、碳酸钡、硫酸钡、过量碳酸钠和氢氧化钠,D为盐酸,可除去碳酸钠和氢氧化钠。若试剂B为BCl2,则与过量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钡,不会生成沉淀,不能除去过量钡离子,A项错误;悬浊液C中除沉淀外只含CO、CI、Na+、OH,B项错误;NOH溶液也可以放在试剂A或试剂B之前加入,不会产生影响,C项正确;沉淀中含有碳酸钡,碳酸钡溶于盐酸,对实验有影响,D项错误。答案:C12.某化学研究性学小组对某溶液的成分进行检验,溶液中只可能含有Na+、Ca2+、C、SO、CO中的若干种。为了确定该溶液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取100L上述溶液,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一定质量的固体,向该固体中加过量的稀盐酸,仍有部分固体未溶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原溶液中一定存在SO、CO,一定不存在C1B.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Ca2+,无法判断Na是否存在C.为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存在CI,可以取实验后的滤液加硝酸酸化的AgNO进行检验D.原溶液中一定存在Na+,可能存在CI解析:取少量该溶液加入B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盐酸后,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气体生成,说明白色沉淀为BaCO3和BaS)4,则溶液中含有SO、CO,由于CO与Ca+会发生反应生成CCO为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所以溶液中不含23新教材·ZC·化学一R一必修第一册-QGB·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