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山西省大同市2023年七年级新生学情监测化学
5山西省大同市2023年七年级新生学情监测化学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大联考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
1、大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中质量评估
2、2023-2024大同七年级统考成绩查询
3、大同2024七年级新生学情检测
4、大同2024七年级学情检测
【解析】(1)装置A是氯气发生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十4H+十2C1△Mn2+十C2个+2H2O。(2)浓盐酸有挥发性,故分液漏斗要加盖,加盖后若无g管,则盐酸就不易滴下,则g管的作用是衡压强,使液体顺利滴下,装置C中的试剂是浓硫酸,C2有毒,为防止污染环境,且防止空气回流使h中四氯化硅遇水水解,故F中盛装碱石灰。(3)常用强碱溶液吸收尾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12十2OH一C1十CIO十H2O。(4)D中氯气与粗硅反应生成SiCL4,h瓶收集粗产物,精馏粗产品可得高纯度四氯化硅,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蒸出SiCl4气体时,BCl3早已变成气体被蒸出,而A1Cl3、FeCL3、PCl升华温度均高于SiCl4的沸点,所以当SiCl4被蒸出后,AICl3、FCl3、PCl,还是固体留在瓶里,故残留物中除铁元素外可能还含有的杂质元素是Al、P。(5)为了分析残留物中铁元素的含量,先将残留物预处理,将铁元素还原成Fe2+,再用KMnO4标准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氧化还原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Fe2++MnO+8H+—5Fe3++Mn++4H2O。23.(13分)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O2,浓硝酸变稀后生成NO(沸点为一151℃),某探究小组由这一实验事实出发,猜测碳与浓硝酸反应生成NO2,浓硝酸变稀后生成NO,并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验证(加热和尾气处理装置、夹持仪器均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a2浓硝酸弹簧夹2弹簧夹3N弹簧夹1碳A浓硫酸B冰水浴冷却瓶(1)仪器a的名称为;N2的作用除将装置内空气排尽外,还有(2)打开弹簧夹1、2,在持续通入N2的条件下,先把碳加热至红热后停止加热,再缓慢滴入浓硝酸的原因为;反应产生的气体干燥后进入装置C的冷却瓶,气体颜色变浅接近于无色,其原因为;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3,通入O2,冷却瓶中气体进入装置D后气体颜色仍无明显变化,说明该小组的猜测(填“正确”或“错误”)。(3)该小组对上面的装置进行改进,验证碳被浓硝酸氧化的产物为CO2(加热装置和夹持仪器已略去)。女浓硝酸碳EGH已知:NO2能与NaOH溶液反应,NO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①装置F、G中的试剂可以分别选用(填字母)。A.蒸馏水B.NaOH溶液C.Na2 CO3溶液D.澄清石灰水②装置H中盛有NaOH溶液,向其中通入足量氧气进行尾气处理,生成NaNO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答案】(1)分液漏斗(1分)将气体产物吹入后续装置中(2分)(2)浓硝酸受热分解,无法确保浓硝酸与碳反应(2分)红棕色NO2在冰水浴条件下转化为无色的N2O4(2分)错误(2分)(3)①A(1分)D(1分)②4NO+3O2+4OH-—4NO3+2H2O(2分)【解析】(1)根据仪器构造可知,仪器的名称为分液漏斗;由于本实验需验证有无NO产生,空气中的O2能氧化NO,所以用N2先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尽,并将气体产物吹入后续装置中。(2)浓硝酸受热时分解,浓度减小,无法确保加入的浓硝酸与碳反应,所以先将碳加热至红热,再缓慢滴入浓硝酸;气体颜色变浅是因为NO2转化为N2O4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在冰水浴条件下大部分红棕色的NO2转化为无色的N2O4,使气体颜色变浅并接近于无色;若猜测正确,NO遇O2会生成红棕色NO2,D装置中气体颜色应该有明显变化,从颜色无明显变化可推知该猜测是错误的。(3)①Ca(OH)2微溶,澄清石灰水中Ca(OH)2的量很少,装置F中可盛有蒸馏水,将NO2转化为NO,防止NO2与水反应生成HNO?对CO2的检验造成千扰,G中的试剂为检验CO2的澄清石灰水。②NaOH、NO与O2反应生成NaNO3,利用化合价升降法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离子方程式为4NO+3O2+4H-=4NO3+2H2O。·104·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