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德英才大联考 长郡中学2024届高三月考试卷(一)1历史试题
炎德英才大联考 长郡中学2024届高三月考试卷(一)1历史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大联考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
1、2023-2024炎德英才大联考长郡中学高三月考四
5.汉宣帝诏云:“其令郡国举孝弟(悌)、有行义闻于乡里者各一人。”“行义闻于乡里”2022一2023学年度高三一轮复周测卷(二)班纾就是在郡国乡里受到舆论好评的人物。前者如“(冯)唐以孝著,为郎中署长”。这说明汉朝历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A郡国注重激发官民的责任感B.存在地方独揽选官权现象姓名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C.选官重视乡论与德行的考察D.中央集权体制不断强化(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6,汉朝的选官方式以察举制为主体,同时也包括辟除、征召、私人荐举、博士弟子课试、任子(凭借父兄而得官)、纳赀及其他多种选官方式。其中,辟除是高级官吏任得月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用属员的制度,辟除入仕须分两步进行:先辟为掾属(佐治的官吏),然后再由掾属升转。据此可知,汉朝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A.依靠血缘选官已被抛弃B.中央丧失官员选任权力1.下表为秦汉王朝大一统局面简表。表中变化反映出秦汉时期C.官僚体制存在一定隐患D.官员选拔标准发生变化项目秦朝汉朝7魏晋南北朝时期,乡里豪族凭借着经济实力让自家子弟念书,由此成为儒生,进入士林。这些子弟进而明经入仕,进人官东至大海,南至象郡,西至陇西,北在秦朝基础上有所拓展,(黄)河西设郡,西域疆域场,在获得政治权力后,反过来又强化了其乡里势力(如右图至长城设西域都护所示)。这场国家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A.保障了政治清明局面汉族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B.体现了政治的封闭性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发生了异变B区域民族关系走向了缓和C.扩大了官僚队伍来源C.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得以加强D,中国辽阔的版图基本奠定D.提高了选官的公正性2秦汉时期,中央政府在部分少数民族聚居地设置县级地方政府,称为“道”。秦汉8《文献通考·选举考一》云:“北齐选举,多沿后魏之制,凡州县皆置中正,其课试之通过这种特殊的统治制度,使一些不太适宜或不太愿意接受郡县制的民族,一定法,中书策秀才,集书策贡士,考功郎中策廉良。”笔试中,字有脱误者、书有滥劣程度上适应并接受了政府的统治。由此可知,“道”制者、文理孟浪者,分别给予“呼起立席后”、饮墨水一升、“夺席脱容刀”的惩罚。这说明北齐的选官制A是中央对地方加强监察的体现B.防止了少数民族的起义和叛乱A.进一步改良了科举取士制B.一定程度遏制了门阀政治C有利于民族交融与国家的治理D.推动了汉初郡国并行制的形成C.严格规定了考试实施程序D.彻底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度3某学者指出:“关于秦汉两朝帝国传统的记忆,延续贯穿了整个分裂时期。不仅那9.下表是《唐律疏议》不同篇章的记述。据此可知,唐朝政府些渴求重现帝国雄伟气象的帝王心存此念,那将一己之势位富贵依托于帝国政治记述出处传统与意识形态之上的士族阶层亦复如此。”该学者意在强调魏晋南北朝时期答者,击也,又训为耻。言人有小愆,法须惩诫,故加捶挞以耻之《唐律疏议·名例》A统一观念助推国家走向统B.传统社会观念已被颠覆诸造高蛊毒…及教令者,绞;造畜者同居家口虽不知情,若里正C.士族门阀势力制约社会进步D.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强化…知而不纠者,皆流三千里。…造畜者虽会赦,并同居家口及《唐律疏议·贼盗》4汉初,诸侯国与中央同制,所封诸侯掌治其国,“皆令自置吏,得赋敛”,侯国丞相更教令人,亦流三千里是位高权重;但近年考古发现,汉宣帝时所封海昏国所设相仅属朝廷委派的官员,诸子孙违犯教令及供养有阙者,徒二年(谓可从而违,堪供而阙者与列侯无臣属关系,且官秩如一般的县令、县长。这一变化表明《唐律疏议·斗讼》须祖父母、父母告,乃坐)A.郡国并行制度势在必行B.中央的集权化趋势明显加强A强化典章制度的实施B.注重法律和教化双重作用C.中央地方权力之争激烈D.地方分裂割据隐患得以根除C.关注广大百姓的意愿D.重视道德礼仪的辐射效益历史·周测卷(二)第1页(共8页)历史·周测卷(二)第2页(共8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