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辽宁省辽东十一所重点高中联合教研体2024届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
7辽宁省辽东十一所重点高中联合教研体2024届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大联考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实验目的:制备SbCl。分析思路:寻找原料Cl.SnCl定位制备装置制备装置(制各SnC回实验原理:干燥装置,干燥Cl2。无水CaCl2为多孔状固体颗粒,具有吸湿性,可干燥氯气。制备装置,制备SC。SbC,与C,在三口烧瓶中发生反应:SbC,+,80tsC,。球形冷凝管起到冷凝、回流的作用,防止生成的SbCl,因挥发而损失,干燥管中盛放的试剂X为碱石灰,可防止氯气逸出污染空气,且能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三口烧瓶中引起SbCL,、SbCl,的水解[第(2)问解析]。收集装置,收集SbCL。根据表格中信息可知,SbCL,在140℃会分解,反应完成后,关闭活塞a,打开活塞b,减压转移三口烧瓶[第(3)问第一空解析]中生成的SbCl,至双口烧瓶中后,关闭活塞b[第(3)问第二空解析],继续抽气减压蒸馏,使SCl,在79℃左右蒸出,避免其因温度过高而分解[第(3)问第三空解析]。吸收装置,吸收空气中的水分。SbCl,易水解,无水氯化钙可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解析】(1)与直形冷凝管相比,球形冷凝管的冷却面积大,冷却效果好,但由于其内部为球泡状,容易积存蒸馏液,故不能用于倾斜式蒸馏装置,多用于垂直式回流装置,即实验装置中的两个冷凝管不能交换使用。(4)由题干信息知,在用SbCl制备HSbCl,6时,需用到HF,HF可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发生反应:SiO2+4HF一SiF4↑+2H,0,导致玻璃被腐蚀,故不能选择玻璃仪器。(5)根据已知信息类推可知,H,S04与超强酸HSbF。反应时,H,S04表现出碱的性质,则化学方程式为H,S0,+HSbF。[H,S04][SbF6]。(6)2-甲基丙烷的结构简式为CH,一CH一CH,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次甲基上碳氢键的活性最大,优先发生反应,则反应的离CH,子方程式为CH,一CH一CH+HSbF6一(CH),C+SbF6+H2↑。CH,19.(14分)(1)271(2分)(2)减小气体浓度,使衡右移,提高C,H(g)转化率(2分)16.7(2分)(3)2(2分)H2和C,H。都消耗02(2分)(4)先增大后减小(2分)反应开始时,体系中主要发生反应Ⅱ,c(C,H6)逐渐增大,随着反应进行,p(C,H)减小,P(C,H。)增大,(C,H。)减小,体系中主要发生反应Ⅲ,c(C,H。)逐渐减小(2分)【考查点】本题考查化学反应原理。【解析】(1)1mol碳碳双键中含1molπ键和1molσ键,根据反应I:C,H(g)一C,H6(g)+H,(g)可知,反应断裂8molC一H、2molC一C,形成6molC-H、2molC一C、1mol碳碳π键和1molH一H,根据△H=反应物键能总和-生成物键能总和,则有416kJ·mol×8+E(C一C)×2-416kJ·mol×6-E(C-C)×2-E(碳碳π键)-436kJ·mol1=+125kJ·mol1,解得E(碳碳π键)=271kJ·mol,故生成1mol碳碳m键放出的能量为271kJ。(2)反应I为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达到衡后,通入N2,由于总压恒定为100kPa,则容器体积增大,衡向气体分子数增大的方向移动,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H(g)的转化率增大;根据图a可知,通入气体中C,H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4时,其衡转化率为50%,假设混合气体为1mol,则起始时n(C,Hg)=0.4mol,n(N2)=0.6mol,转化n(C,H)=0.2mol,可列三段式:C,H(g)—C,H6(g))+H2(g)始(mol)0.400转(mol)0.20.20.2(mol)0.20.20.2衡时C,H(g)、C,H(g)和H(g)的物质的量均为0.2mol,N2的物质的量为0.6mol,总压恒定为100kPa,则p(C,H)=100 kPax 100 kPa0.2 mol6p(C,H)=p(H,)=100kPax0.2x3+0.6)mol610OkPa,故T时反应I的衡常数K=100 kPa-≈16.7kPa。6(3)由图b可知,0-1.2s内C,H的分压由0增大为2.4kPa,则生成C,H的均速率为24=2Pa。:若只发生反1.2s应I、Ⅱ,则C,H。的分压应大于H2和H,0的分压,但根据图b可知,随着反应的进行,分压:P(H,0)>p(C,H6)>p(H2),且有0m,生成的分压无特大后又降低,故体系中还发生反应:C+0,一30,+3阻0,L+0,一L0,消耗0,故C,H和02的消耗速率比小于2:1。(4)反应开始时,反应Ⅱ向右进行,c(C,H6)逐渐增大,且体系中以反应Ⅱ为主,随着反应的进行,P(C,H)减小,p(C,H6)增大,使得(C,H6)减小,体系中以反应Ⅲ为主,c(C,H6)逐渐减小,故丙烯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为先增大后减小。94母卷·2021年湖北卷·化学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