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福州一检历史参考答案

2024福州一检历史参考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大联考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福州2024历史一检
    2、2024福州一检历史答案
    3、2024福州历史质检卷
    4、2024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历史质检试卷(一)
    5、2024年福州市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测历史答案
    6、2024福州一检历史初三
    7、2024福州市质检历史答案
    8、2024年福州一检历史初中
    9、2023-2024福州历史一检卷
    10、2024福州初中一检历史答案
第十四套法律与教化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1.C根据材料“不论是家人、朋友、属下,还是投降(于)他的将领、外国人,甚至是敌人,都可以指出他犯的错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了李世民善于纳谏,这为“贞观之治”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故答案为C项。唐初三省六部制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排除A项;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李世民被称为“天可汗”是因为其开明的民族政策,排除D项。2.B由材料“麦克马洪元帅…由参众两院选出”“将‘麦克-马洪元帅’改为‘共和国总统’的‘瓦隆修正案”可知,法国君主派的势力比较强大,这折射出君主制度对法国的影响较深远,故答案为B项。民主制度确立的曲折性是法国代议制确立的特点,但是材料体现不出,排除A项;材料说的是国民议会中发生的事,与人民群众的态度无关,排除C项;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3.C由材料“郑国子产将法律条文铸在鼎上予以公布”“晋国‘以铸刑鼎”“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将法律公之于众”等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统治者把法律公之于众逐渐成为各国通行的做法,这反映了法家思想对社会影响的扩大,故答案为C项。A项说法错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儒、墨为显学,道、法次之,排除;材料体现的是古代法律的公布情况,不能反映古代法律体系的发展,排除B项;古代中国社会是人治社会,不是法治社会,不能做到“依法治国”,排除D项。4.D由材料“唐代有律、令、格、式、典、敕、例等多种法律形式,每一种法律形式都有其适用范围”可知,唐朝的法律形式已较为齐全,这说明唐代法律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故答案为D项。A项说法正确,但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B项说法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排除;C项说法错误,唐代法律的发展并不标志着中国古代法律体系走向成熟,排除。5.A由材料“吕大钧企图用这种缙绅阶层的道德礼仪来教化、约束、改造乡民。但乡民需要的是患难相恤,而不是繁文缛节”可知,吕大钧推行的乡约不完全符合乡民的需求,即乡约脱离了乡村社会需求,故答案为A项。B、D两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排除;C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6.C由材料“理查德通过聘请诉讼代理人…最终合法地获得了遗产继承权”可知,诉讼代理人一律师在该案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故答案为C项。A项说法过于夸大,排除;B项说法错误,排除;律师制度客观上不利于民众对法律事务的直接参与,排除D项。7.A由材料“不得…确立一种宗教或禁止信仰自由;限制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允许代表不同观点的利益集团以各种合法方式影响政府的运作”等信息可知,材料在某种程度上承认:不同思想与信仰都有一定的合法性,政府不但不能以任何方式去影响它们,而且必须允许它们自由地影响政府。可见,材料是对政治多元主义的认可,信仰自由只涉及本条款的一方面,A项正确,排除C项。“权力分治”“法律至上”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D两项。8.D由材料“如果这种财富的获得是在履行天职的劳动中结出的果实,那么它就成为上帝赐福的象征”可知,新教肯定了人们通过劳动获得财富是一种幸福的行为,这顺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求,故答案为D项。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新教认为人们通过劳动获得财富才能获得幸福,而不是认为通过上帝的赐予来获得幸福,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排除。府·48·【23·G3DY(新高考)·历史·参考答案一R一必考一SD】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