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德英才大联考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考前演练1历史答案

炎德英才大联考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考前演练1历史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大联考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炎德英才大联考高三月考试卷四历史
    2、2024炎德英才大联考历史
    3、2023-2024炎德英才12月大联考高三历史
    4、2023-2024炎德英才大联考高二历史
    5、炎德英才联考合体2024年高三12月联考历史答案
    6、炎德英才名校联考联合体2024年春季高二期末联考历史
    7、炎德英才历史联考答案2024
    8、2023-2024炎德英才大联考10月历史
    9、炎德英才名校联考联合体2024年秋季高一大联考历史答案
    10、2023-2024炎德英才大联考考前演练四
第三十套必修3模块综合检测(A卷)1.A材料中《论语》的内容说明孔子反对不诚信,《孟子》也重视“信”,《荀子》依然重视“信”,且孔子、孟子和荀子三人都是儒家的代表人物,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不能得出先秦时期社会道德沦丧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诚信思想是儒家纲常伦理的核心,排除C项;材料所述与诸侯争霸导致失信严重并无直接关系,排除D项。2.D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学者认为明清之际,士人空谈性理,学风僵化,读书并不能解决现实问题,造成人才的匮乏,这折射出明清之际统治思想日益僵化,故D项正确,排除A项。材料只是强调士大夫阶层的局限性,体现不出社会阶层流动固化,排除B项;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3.B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卢梭从主权不可分割的角度出发,提出反对人民被代表,这实际上是其反对代议制的表现,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社会契约论,排除A项;权力高度集中实际上与材料所述相反,排除C项;D项所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4.D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氾胜之将大豆列为备荒作物,要求农户家庭根据人口数量确定大豆种植面积,每人以五亩为宜。他还认为稗草能忍受大水和干旱,是容易生长的作物,也可用于备荒,故D项正确。A、B、C三项所述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均排除。5.C根据信息材料可知,关于该画的创作动机、蕴含的情感及艺术价值,专家和史书做出了不同解读,由此可见该画作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故C项正确。虽然《五牛图》蕴含了对农业的重视,但不能据此说重农思想主导绘画风格,排除A项;专家和史书对《五牛图》的解读不同与阶级立场关系不大,排除B项;D项结论仅由材料无法得出,排除:6.C材料所述牛顿的理论能够帮助人们认识世界,了解物体运动是遵循客观规律的,这有助于人们突破神学束缚,故C项正确。在牛顿之前,科学革命已经开始,排除A项;以实验方法进行科学研究也是在牛顿之前就产生的,排除B项;牛顿的成就对后来的工业革命有很大影响,但是在当时“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不符合实际,排除D项。7.B由材料中关键信息“师其长”“舍其长,甘其害,我乌制彼胜败”可知,魏源主张学英国的长处,以便成功抵御其侵略,这体现了其强烈的忧患意识,故B项正确。A项所述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排除;C项所述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不切实际”说法错误,排除。8.D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随着民族工业的快速发展、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以及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新式知识分子逐渐关注工人阶级,通过文化教育等活动来提高工人阶级的思想觉悟,故D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就已传入中国,排除A项;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7月,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只是反映了新式知识分子对工人阶级的关注,没有涉及农民阶级,排除C项。9.B从材料中“今之耕者,率贡其所或之半于租主”“农民的手脚一年到头不停地劳动,却缺衣少吃”等信息可知,孙中山、毛泽东都认识到了在封建土地所有制下,租种地主土地的农民生活艰辛,这说明他们二人都认识到土地问题关系到民生问题,而解决民生问题必然要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故B项正确。孙中山主张建立资本主义土地国有制,故A、C两项错误,排除;D项所述与材料无关,排除。·86·【23·G3AB·历史·参考答案一R一必考一Q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