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金卷先享题·月考卷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二调考试[X]语文试题

衡水金卷先享题·月考卷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二调考试[X]语文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大联考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③?原来它是氟化氢气体的水溶液,是一种无色透明或淡黄色的会冒烟的液体,有明显的刺激性气味。它最突出的特点是腐蚀性非常强,能和大多数金属、非金属发生反应。氢氟酸还对硅化合物具有强腐蚀性,因为它可以与玻璃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硅发生反应,所以可以借它来实现在玻璃上雕花的目的,而这是其他强酸做不到的。16.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9分)【答案】①要想在玻璃上刻出花纹②氢氟酸遇上裸露的玻璃③那氢氟酸到底是什么呢(每处3分,意思对即可)17.以“氢氟酸”开头,概括第三段文字的主要信息。要求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6分)【答案】氢氟酸具有超强的腐蚀性,能与玻璃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硅发生反应,所以常被用来在玻璃上雕刻花纹。(6分,意思对即可)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诗经·氓》中的“女也不爽,士贰其行”两句,将女主人公的行事端正与氓的反复无常进行了鲜明对比。(2)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两句,本来指桃花源中人与世隔绝的状况,后来形容因长期脱离社会,对社会状况特别是新鲜事物一无所知。(3)苏轼《赤壁赋》中,“客”回答苏轼问话时说的“举匏樽以相属”一句,与开篇“举酒属客”描述的情景相似;而“挟飞仙以遨游”一句,也颇有前文“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之意。四、新材料作文(60分)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材料一:公元前356年(一说公元前359年)和公元前350年,在商鞅主持下,秦国两次公布了新法。秦国经过商鞅变法,面貌焕然一新,从落后国家,一跃为“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的强国。材料二:郑板桥自幼爱好书法,立志掌握古今书法大家的要旨。有次练书法时受到妻子提醒,才觉悟书法贵在独创,不能一味临摹别人的碑帖。此后,他力求创新,终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一板桥体。材料三据我国工程院院士、微波遥感专家姜景山介绍,“天问一号”将火星轨道绕飞、探测器着陆、火星星球表面巡视三步整合成一步,实现“绕、落、巡”三合一。这是我国科学家在火星探测工程中的一大创新。无论是在政治、艺术、科技领域,还是在其他方面,“创新”都是发展的不竭动力。请以“创新与发展”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观点与思考。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写作指导】材料一涉及政治创新,商鞅推行新法,使秦国成为强国。材料二涉及艺术创新,郑板桥受妻子话语的启发,从临摹碑帖中走出来,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材料三涉及科技创新,“天问一号”实现“绕、落、巡”三合一,是我国火星探测工程的一大创举。虽然三则材料只涉及政治、艺术和科技领域的创新,但写作时应该扩大范围,如经济、文化、教育、企业、新农村建设等各个领域都可与创新联系起来,更应将此话题置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展开论述,这样,文章就有了现实意义。力求避免泛谈、空谈创新。参考立意:①在创新中求发展;②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③欲发展,须创新;④为发展插上创新之翼。五、备考点睛小说阅读答题技巧(一)】1.小说阅读备考要求:强化两个意识(1)强化文本意识:读懂文本(泛读);结合文本答题(精读)。(2)强化规范意识:审题规范(认真审题,熟悉考点和题型);答题规范(方向明确,思路清晰,格式正确,语言简练、准确);书写规范。2.小说阅读考查要点:围绕四个关键词(环境、情节、人物、主题)命题(1)环境。分析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的特点和作用。·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