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高考)·历史-R-必考-CQ]四试题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高考)·历史-R-必考-CQ]四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大联考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2)主张:仿效东西洋各国,裁撤旧营,推广新式军制;聘请西方教官,改革训练方法、战术原则;改善军械装备;借鉴英、法、日等国,加强国家军事管理和指挥系统的建设。(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6分)作用:对于清政府军事方面的“新政”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推动了近代中国军事现代化进程;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抵制外国军事侵略。(3分)28.(1)原因: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的国势积弱;国人寄希望于欧美列强。(3分)影响:引发五四运动;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惊醒中国人,促进民族觉醒。(6分)(2)背景:中国国力增强;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第三世界崛起。(4分,每点1分,答出4点即可)启示:弱国无外交;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2分,答出两点即可)29.(1)胡适是“文变”即近代白话文运动的首倡者和中坚人物;由胡适等人发起的文学革命,是一场深刻的语言革命;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对中国近现代的政治思想文化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对中国人的思想解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6分,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2)思想主张:反对空谈社会主义;主张一点一滴的解决问题;倡导社会改良。(6分)评价:在马克思主义逐渐演变为思想发展的主流并成为中国社会的需要时,胡适的反马克思主义言论显然不合时宜,必将被社会所抛弃。(3分)】评分说明:非选择题答案只要符合题意要求,言之有理即可给分,但不能超过该问总分。
本文标签:
高考模块分段测试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