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联考]2024届高三第三次联考[3LK·历史-QG]试题核查
[全国大联考]2024届高三第三次联考[3LK·历史-QG]试题核查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大联考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
1、2023-2024全国大联考第四次历史
2、2023-202422届高三大联考历史qg学生用卷第1联
3、2023-2024学年高三第四次联考试卷历史
4、2024全国大联考高三第二次试卷历史
5、2024高三大联考(一)历史
6、2024全国大联考第三次历史
7、2024全国大联考高三第三次试卷历史
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横拟示范卷公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历史卷(九)参考答案1.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商汤的仁德思想,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分析历史问题和历史探究的能力。【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商汤将过错归结于自身并将美德、荣誉推让给别人,这是明君政治智慧的体现,故选C项。材料主旨不是强调借助神来维护统治秩序,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商汤对国家兴衰原因的认识,排除B项;D项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排除。2.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春秋时期的社会转型,意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汉代相关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郑国按丘出赋,征召鄙野居民当兵的做法,打破了传统的国野界限,促进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故选B项。郑国“作丘赋”是兵役和军赋制度改革,与小农经济的发展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家国一体的理念,排除C项;郑国的做法主要是为了扩大兵源和保障争霸战争的物质基础,D项说法夸大了其作用,排除。【解题助手】“作丘赋”实际是春秋时期兵役和军赋制度的重大改革。其不仅打破了传统的国野界限,征召鄙野居民当兵,也促进了春秋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长期处于奴隶制社会底层的鄙野居民,通过服兵役取得了自由民资格,最后,和国人融合为一,演变成为封建社会中最广大的被压迫阶级一农民。3.A【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汉代民族关系,意在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解析】材料表明汉代在抵御游牧民族进攻的过程中注重利用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以解决少数民族的侵扰,故选A项。B项说法夸大了这些做法的作用且与史实不符,排除;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但材料中的这些做法与此无关,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汉代抵御游牧民族进攻的做法体现了“以夷制夷”思想,这与促进中原文明的传播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4.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唐朝的对外影响力,意在考查学生有效解读信息的能力,树立民族自信心。【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外国以“唐人”称呼中国人,以“唐”称呼中国,并将与中国有关的事物冠以“唐”称,这反映出唐朝对海外影响力巨大,故选D项。材料与中国传统文化并无直接关系,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内容不仅仅与丝绸贸易有关,其涵盖范围更广,B项说法不能全面概括材料,排除;材料并未反映宋元以后中国经济的衰落,且此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5.A【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宋代商业政策,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宋太祖时期,政府通过行政命令向农民征收茶叶抵税,即推行榷茶制度。这一制度实际上是政府除赋税之外的另一种聚财敛财之道,故选A项。材料无法说○历史卷参考答案(九)第1页(共6页)【22·NW·历史】
本文标签:
全国大联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