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红色十校2024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江西红色十校2024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大联考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3-202421届江西红色七校高三政治第一次联考
    2、江西省2024红色七校联考
    3、2024年江西省红色知识竞答
    4、2024年江西省红色文化答案
    5、2024江西省红色七校联考
    6、江西省红色七校2024第二次联考
    7、江西省红色七校联考2024
    8、江西红色七校2024联考理综答案
    9、江西红色七校联考2024
    10、2023-2024江西省红色七校联考文综
山东省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等级考试历史模拟试题(八)参考答案1.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老子和孔子的言论为情境,要求学生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备知识解答相关问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运用知识、阐释历史现象、得出历史观点的能力,体现了对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的考查。【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老子的言论阐述了他的治国思想,孔子的言论表达了他治理国家的愿望,这体现出两位思想家都关注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从而体现出先秦思想家对国家治理的关注,故C项正确,排除D项。表格中列出了两位思想家各自不同的言论,二人都没有阐述和而不同的思想,排除A项;“截然对立”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2.A【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东汉地方行政制度,以东汉地方行政层级的变化为情境,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运用知识、闸释历史现象、得出历史观点的能力。【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东汉末年,在地方行政层级由二级制向三级制转变的过程中,地方最高官员掌握了兵权、财权和行政权,权力扩大,这客观上助推了地方势力膨胀,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涉及巾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B项;C项所述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体现不出官僚机构的臃肿,排除D项。【解后反思】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总体发展趋势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即中央集权不断加强,但有时也会出现反复。发生反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这些原因都是随着地方权力的扩张而出现的。例如,东汉末年州牧权力的扩大和唐朝后期节度使权力的扩大。地方权力扩大、中央控制力减弱时,一般会出现地方割据现象,如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和唐后期的藩镇割据。3.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宋代市镇,以板桥镇(今山东胶州)的兴盛为情境,要求学生运用宋代市镇发展的必备知识解答相关问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运用知识、阐释历史现象、得出历史观点的能力。【解析】根据材料“滨黄海,西集京东、河北、河东诸路的丝绵、绫绢、杂货等,东接两广、福建、浙淮北上海船舶来的乳香、犀象等”可知,板桥镇的兴盛得益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故C项正确。材料所述“设置市舶司”不等于抑商,排除A项;打破坊市制度的限制是对城市而言的,且这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根据材料得不出板桥镇的兴盛促进了村庄公共设施完善的结论,排除D项。4.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明代司法,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运用知识、阐释历史现象、得出历史观点的能力。【解析】根据材料中“礼”“情”“理”“义”“劝诱和教导”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诉讼受到儒学的深刻影响,地方官的举措发挥了儒学教化民众的作用,故D项正确。理学在南宋时成为官方哲学,排除A项;材料中缺乏诉讼对社会秩序的影响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所述思想观念具有维护君主统治的内涵,排除C项。5.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近代中国交通变化,以晚清铁路建设为情境,要求学生运用近代中国经济史的必备知识解答相关问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运用知识、阐释历史现象、得出历史观点的能力。【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东铁路建成后,从中国到俄国和英国的时间大为缩短,所需路费也大大减少,这为中国商品出口提供了便利,故C项正确。虽然中东铁路是俄国修建的,但仅凭材料信息无法判断俄国对中国的资本输出较多,排除A项;英俄间贸易往来不是材料主旨,且无法判断其比较频繁,排除B项;D项表述正确,但材料中没有“促进人员流动”的相关信息,排除。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22·(新高考)MNJ·历史(八)·S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