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一)1 历史(新教材75分钟)试题
[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一)1 历史(新教材75分钟)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大联考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
1、2024百师联盟高三冲刺卷二历史
2、百师联盟2024高三冲刺卷一历史
表2认识主体认识内容参与轰炸的英美军人多多少少地都倾向于把德累斯顿人定位于“受害者”纳粹政府盟军制造了“有计划的大屠杀”民主德国政府大轰炸是“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战争准备”联邦德国及统一后政府强调纳粹政权才是悲剧的始作俑者极右翼政党反复渲染“轰炸大屠杀”的悲情表达根据以上关于“德累斯顿大轰炸”的认识,能得出的结论是A.不同来源的史料难以互证B.国际格局变化加剧C.主体的立场影响历史解释D.强权政治色彩显著15.1954年法德缔结“文化协定”,规定在国内法律的范围内,两国所有教育机构都必须对“对方国家的问题进行更为客观的描述”。这表明法德缔结该协定意在A.加强睦邻友好合作关系B.推动西欧经济一体化进程C.维护欧洲地区和稳定D.为解决历史问题提供借鉴16.小说《变形记》开篇,没有过多的解释,没有任何的铺垫,直接是超现实的人类“变形”:“当格里高尔·萨姆沙从烦躁不安的梦中醒来时,发现他在床上变成一个巨大的甲虫。”该作品A.表达了强烈民族忧患意识B.剖析了社会生活的本质C.鼓励人们争取自由和理想D.注重表现人的主观精神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第17题8分,第18题20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2分,共52分。17.(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延安时期(1935一1948年)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重要时期。1940年2月,陕甘宁边区党委发文指出,宣传工作应重视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如儿童与母亲的保护、疾病预防、婚姻嫁娶以及生产技术提高等。1940年3月,《边区群众报》在延安创刊,报刊受众定位是陕甘宁边区基层群众和基层干部,主要刊登抗战情况和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实用信息,同时大力发展工农通讯员,通过他们反映边区情况,推动边区建设。该报记者和通讯员采写的报道采用清新朴实、具有生活气息的语言,写出深入群众耳朵和心灵的、有温度的新闻作品,获得了边区群众的高度认同。一摘编自郭小良等《延安时期新闻事业的群众性实践》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边区群众报》体现的新闻宣传工作原则,并阐释当时形成这一原则的理由。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自晚唐起,尤其在宋代,多层次、网络状的地方市场日益发展,形成由北方市场、东南市场、蜀川诸路区域性市场和西北市场构成的宋代区域市场。其中东南市场一方面有长江作为贯通全区的东西大动脉,另一方面又有汴水和江南运河与北方市场相联。这个市场又同南海诸国有密切的贸易往来。一一摘编自廖伊婕《宋代近海市场研究》历史周考二第3页共5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