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一试题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一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大联考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3.图1为唐太宗贞观十三年(639年)和唐宪宗元和二年(807年)的人口分布变化图(每点代表5000人),这一变化可以说明太宗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贞观年点代装5000人一一一人口统计区界·无统计区界·边界河说分505170公里元和人口分布图100l00050公里图将光07图1A.人地间矛盾日渐突出B.自耕农经济遭到破坏C.南方经济影响力上升D.安史之乱后北方衰败4.中国古代,一些累世同居不分财的大家族被朝廷旌表为“义门”,引为社会楷模。例如婺州浦江县(今属浙江)的“义门郑氏”,先后被列入《宋史》《元史》《明史》的“孝友传”或“孝义传”;元末农民起义军攻占浦江时,相互告诫不得侵犯郑氏家族。这一历史现象表明A.朝野共同追求大同社会B.世家大族影响史书撰写C.儒学发展增进文化认同D.社会风气日益封闭保守5.明清之际,中国对外关系经历了从“四夷来潮”到“四夷来商”的演变。至明中期,统治者对“四夷”的认知,仍然沿袭“小、穷、弱”的观念。这一现象A.标志着传统贡体系的瓦解B.导致了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C.反映传统认知落后发展潮流D.有利于海外白银的大量流入6.据晚清海关报告统计,中国棉花出口由1871年至1873年的8486公担,发展到1891年至1893年的290417公担,同时中国棉纺织业中以洋棉纱代替手工棉纱的现象日益普遍。由此可见A.中国对外贸易逆差加大B.近代棉纺织业发展缓慢C.传统经济结构遭到破坏D.列强加快对华资本输出7.清末预备立宪期间,政府创办发行《政治官报》,不久后改名《内阁官报》,各省亦各刊行《官报》。民国建立后,刊物更名为《政府公报》,各省亦改名为《公报》。这种变化趋势A.突出并彰显官方权威B.强调报纸的官方属性C.便于区别于民间报刊D.突出了共和政治色彩高二历史试题第2页(共6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