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生物[24·G3DY(新高考)·生物-SJB-必考-HEB]八试题
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生物[24·G3DY(新高考)·生物-SJB-必考-HEB]八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大联考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A项错误;两种生物之间的生态位重叠程度越大,所需的资源和占有的空间越相似,它们之间的竞争就越激烈,B项正确;生态位宽度越大的生物,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就越强,因此在自然选择过程中较容易存活下来,C项错误;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D项错误。16.B【解析】据图可知,从第二营养级传递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为0.25+0.05+5.1+2.1-5=2.5[J/(cm·a)],第二营养级(I)同化量为4+0.5+9+2.5=16[J/(cm2·a)],A项错误;第四营养级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和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均未知,因此第四营养级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占其同化能量的比例无法推算,B项正确;人工输入能量时,第四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来源主要是人工输入的,停止人工输入能量,第四营养级的生物会大量捕食第三营养级生物,进而导致第三营养级生物数量最先开始下降,C项错误;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不全是通过营养结构这一渠道进行的,D项错误。17.B【解析】塞罕坝林场经历了“森林→荒漠→森林”演替过程,由此可以说明人类的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A项正确;一个地区随着演替的进行,能否演替到森林,先天条件是当地的气候是否适宜,若气候不适宜,人类也不能将其演变成森林,B项错误;“森林荒漠”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结构都发生了变化,C项正确;“荒漠→森林”过程中,林场植物的垂直分层增加了群落结构的复杂度,有利于充分利用光等资源,D项正确。18.C【解析】“原料糖”中的淀粉酶可来自曲霉和麦芽,A项错误;沸水浸泡酒曲会导致酒曲内的发酵菌死亡,使酿酒失败,B项错误;酒曲经水浸泡活化有利于提高酶的活性和发酵菌的代谢,C项正确;微生物发酵酿酒过程中,密封时间的延长,酒精的产量会抑制发酵菌的生命活动,最终导致酒精的产量不再提高,即密封时长与酒精产量并非呈正相关,D项错误。19.C【解析】科研人员为了提高获得嗜热菌的可能性,取样地具有温度高的特点,因为高温环境中嗜热菌较多,A项正确;图1中①和②过程使用的接种工具分别是涂布器和接种环,这两种接种工具都要灼烧灭菌,B项正确;为了筛选嗜热菌,所以培养箱内的温度应较高,而不是室温,C项错误;由于图2厅示培养基中含有淀粉,高效产生耐高温淀粉酶的嗜热菌降解菌落周围的淀粉效率高,因此菌落周围不显蓝色的面积较大,D项正确。20.D【解析】I0A可抑制植物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相同的,即OA既影响植物细胞的无氧呼吸,也影响植物细胞的有氧呼吸,A项错误;原生质体失去细胞壁的保护后,置于蒸馏水浸泡会吸水涨破,B项错误;诱导植物细胞融合的方法中没有灭活病毒融合法,C项错误。21.A【解析】向小鼠甲注射病毒A后,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B淋巴细胞需要一段时间,A项正确;进行筛选1操作时,被淘汰的细胞中未融合的骨髓瘤细胞是原来具有无限增殖能力的,B项错误;进行筛选2操作时,需要先进行克隆化培养,再进行抗体检测,C项错误;最终获得的杂交瘤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也能生产大量抗体,D项错误。22.A【解析】图中细胞和b细胞分别是内细胞团细胞、滋养层细胞,滋养层细胞最终分化成胎儿的胎盘和胎膜,由此可见,b细胞也具有增殖和分化能力,A项错误;根据实验目的可知,图中①过程利用液体培养基培养的细胞来自囊胚的内细胞团,B项正确;由于b细胞最终分化成胎儿的胎盘和胎膜,所以b细胞内某基因发生了突变时,不能遗传给子代,C项正确;图中②过程培养的细胞是胚胎干细胞,具有全能性,但体外培养时,不能得到完整个体,D项正确。参考答案第3页(共5页)
本文标签:
高考模块分段测试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