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全国一百所名校最新高考冲刺卷高考样卷语文

2023全国一百所名校最新高考冲刺卷高考样卷语文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大联考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冲刺卷高考样卷语文一
    2、2023-2024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冲刺卷21ccj语文三
    3、2023-2024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冲刺卷语文21
    4、2023-2024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冲刺卷语文样卷一
    5、2024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冲刺卷语文一
    6、2024年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冲刺卷语文一
    7、全国一百所名校最新高考冲刺卷2024语文一
    8、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冲刺卷语文2024
    9、2023-2024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冲刺卷语文样卷二
    10、2023-2024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冲刺卷语文2
大一轮复学案语文(2)表顺承与表并列的误判3.“与”的误用判断“而”是表顺承关系还是表并列关系,(1)“与”作介词,表“和、跟、同”的意思,和主要看两点:①“而”前后的词语有无时间或逻“与”作连词,表“和、跟、同”的意思的区别。辑上的先后顺序,如果有,则此时“而”表顺承关①当“与”作介词时,前后内容不是并列关系,两系;②“而”前后的词语是否地位相等,是否可以者位置不能互换,若互换,基本意思会发生改互换位置并不改变语意,如果可以,那么,“而”变,且在句子的前面可以加入状语等其他成分。一般表并列关系。如“鸟倦飞而知还”(《归去来“当与秦相较”(《六国论》)中的“与”作介词,兮辞并序》),“倦飞”与“知还”这两个动作有先“当”与“秦”不是并列关系。②当“与”作连词后顺序,故“而”表顺承。“侣鱼虾而友麋鹿”时,前后内容为并列关系,两者能够互换位置而(《赤壁赋》),“侣鱼虾”与“友麋鹿”两者可互换基本意思不变,且在句中作同一种成分,此时位置,并不改变语意,故“而”表并列。“与”前面不能增加状语成分。“备他盗之出人(3)表修饰与表顺承的误判与非常也”(《鸿门宴》)中的“与”作连词,“他盗①修饰关系:前一个动作行为表示后一个之出入”与“非常”属于并列关系,可以互换位动作行为出现的手段、方式,说明后一个“怎么置,而意思不变。样”;如果前一个动作伴随后一个动作,“而”表(2)区分实词“与”和虚词“与”。判断“与”示修饰关系。如“吾尝跂而望矣”(《劝学》)中是实词还是虚词,关键要看“与”的前后是构成的“跂”表“望”的方式,且“跂”这一动作一直伴完整语句,还是构成并列短语。如果构成完整随着“望”,故“而”表修饰关系。的语句或者动宾、主谓短语,就属于实词;如果②顺承关系:两个动作行为出现有先有后,构成并列短语,就是虚词。“与赢而不助五国前一个动作行为不表示后一个动作行为出现的也”(《六国论》)中“与”和后面的“赢”构成动宾手段、方式,不说明后一个“怎么样”。如“置之短语,因此“与”是实词,译为“亲附、亲近”。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中是先“撞”后“吾与汝毕力险”(《愚公移山》)中“与”前后“破”,“而”表顺承关系。都是名词,因此“与”是连词,译为“和、同”。2.“以”的误用〔针对训练)“以”在文言文中是使用最广泛的一个虚一、教材回扣词,在其众多的义项中,我们重点区分最易混淆1.说出下列句中“以”“而”的意义和用法。的原因时的两类词性。(1)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①“以”为介词:常与后面的代词、名词、名答词性短语组成介宾短语,即“以”+宾语(名词或(2)但以刘日薄西山。(《陈情表》)短语)。“洎牧以谗诛”(《六国论》)中,“以谗”答构成介宾短语,作谓语“诛”的状语。(3)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②“以”为连词:它后面可以是短语,也可以而皆若偻。(《登泰山记》)是句子。“以”的前后是被连接的两个部分,而答:这两部分中后一部分往往是前一部分的目的或(4)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赤壁赋》)结果,即“以”+句子(短语)。“晋侯、秦伯围郑,答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5)蟹六跪而二螯。(《劝学》)师》)中的“以”连接了前后两个部分,因此,应该答:将其看作表原因的连词。(6)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十二章》)答: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