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三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24·G3DY·历史-R-必考-QG 历史(一)答案预览

2024年高三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24·G3DY·历史-R-必考-QG 历史(一)答案预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大联考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爱’,下对上尊敬和顺从”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伏尔泰意在借助中国文化来推动社会启蒙,反对封建君主专制,故选D项。A项材料并未反映,故排除;B项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故排除;C项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11.C考查《十二铜表法》。根据材料“负举证之责”“缔结上述契约后又否认的,处以双倍于标的的罚金”“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则债权人有权对债务人的财产实施扣押”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法注重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故选C项。其他三项并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故排除。12.B考查近代中国华工。根据材料“从1865年起,中国工人已经成为美国太洋铁路西段工程的劳动主力,当时筑路工人多达1万人,白种工人最多时也只有800人”“北太洋铁路有多达15000名华工;同时,华工也是南太洋铁路建设的主力”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华工为美国国家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故选B项。A、C两项材料并未反映,故排除;D项并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故排除。13.A考查全球贸易网络。跨国公司由原先以新建为主发展为并购模式,这种模式更能够提升经济竞争力,避开贸易壁垒、实现优势互补,进一步扩大跨国贸易的范围和公司规模,有利于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故选A项。“完善”不符合史实,故排除B项;这种转变并非意在遏制发展中国家发展和实行霸权主义,故排除C、D两项。14.B考查拿破仑的统治。根据材料“在占领区实施了若干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还剥夺了教堂和寺院募集某些苛捐杂税的权力”“动产和不动产的私人所有权是绝对的和受到法律保护的”“将此法典带到了所有的被占领国和地区”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措施对欧洲封建秩序具有冲击作用,故选B项。A项说法过于绝对,且“民族国家”材料并未反映,故排除: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起到巩固法国大革命成果的作用,故排除C项;D项材料并未反映,故排除。【高二期末测试·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232827Z15.A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二战后,英国因印度民族解放运动而被迫改变殖民政策,且原英属殖民地纷纷实现独立,这表明二战后英国传统殖民方式受到冲击,故选A项。“开启”不符合史实,故排除B项;材料并未强调整个世界殖民体系已经崩遗的事实,故排除C项:暴力革命是主要斗争方式与材料内容不符,故排除D项。16.B考查近代欧洲大学的发展。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欧洲大学从中世纪时期由教廷把控转为由国家政府干预,更加强调课程服务于民俗国家的需要,这一现象源于民族国家的兴起对教育世俗化的影响,故选B项。“丧失”材料未体现出,故排除A项;16世纪时资产阶级革命尚未发生,故排除C项;“根本原因”材料未体现出,故排除D项17.(1)特点:具有专项资金扶持;皇帝特派官员监督;服务皇室,产品不流通市场;技术具有封闭性。(6分,任答三点即可)(2)主要变化:资本和劳动力更加集中;劳动分工进一步增强;劳动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管理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6分,任答三点即可)启示:工业发展要顺应时代潮流,合乎国情;科技创新是工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工业产品需要充分考虑市场的变化。(2分,言之有理即可)18.(1)原因:人口增加,特别是城市人口激增,公共卫生状况恶化;传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不足;工业革命的开展,进一步加剧了城市公共卫生问题;慈善事业的扩展;有识之士的推动;启蒙思想的影响。(6分,任答三点即可)(2)主要措施: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控机制,构筑疾病防控的制度屏障;构建国家卫生防疫体系,奠定医疗卫生事业的坚实基础;动员群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预防和减少疾病;综合治理公共卫生,全面防控和阻断疾病源头。(4分,任答两点即可)启示:政府在维护公共医疗卫生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要适合本国国情:注重发动群众在医疗卫生事业中的作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加强科学研究。(2分,言之有理即可)19.示例一:论题:明清时期的东西方文化交流与碰撞是一次相互的启蒙。(2分)阐述:明末清初,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方传教士东来,他们在传播基督教教义的同时,也将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出现了“西学东渐”的局面。以徐光启为代表的开明士大夫,积极引进西学,与传教士合译《泰西水法》等西方科技书籍,为中国传统科技注入了新的生机。西学东渐还为中国人打开了观察西方的窗户,冲击了封建传统观念,对中国人认识世界以及明清之际顾炎武等人的进步思想具有启蒙作用。欧洲传教士同时也把中国儒学介绍到欧洲,儒学成为启蒙思想家反封建的武器,他们借儒家的理性、道德来抨击欧洲封建制度,宣传启蒙思想。如法国的百科全书派利用儒家的道德观和政治理想批判欧洲基督教的神权统治和君主专制;法国的《人权宣言》也受到孔子思想的影响;中国的科举制度还影响了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可见,中学西传对西方思想解放潮流和制度创新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欧洲的近代化。(8分)总之,西学东渐和东学西传共同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进步和思想解放。(2分)示例二:论题: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在西学的冲击下不断地创新。(2分)阐述:近代以来,随着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民族危机出现并逐渐加深。地主阶级洋务派学西方的先进技术,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开展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甲午战败,康有为、梁启超将西方政治理论与中国传统思想相结合,主张学君主立宪制度,并开展维新变法运动,迈出了政治改良的重要一步。随着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孙中山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学西方的民主共和制度,促进民族共和思想的传播。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胡适等知识分子受“民主”“科学”等启蒙思想影响,提倡新文化,借鉴西方思想改造中国传统文化。随后,中国共产党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近代基本国情相结合的典范,推动了中国历史进程的发展。当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积极因素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既需要吸收近现代西方文化的先进成果,也需要大力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8分)总之,近代以来,以儒家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通过不断地吸收其他学术和外来文化,在改造中发展,在交融中升华,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2分(“示例”仅作为参考答案,其他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20.(1)发展趋势:制度化发展;保护方式科学化;保护范围日益广泛;保护手段日益多样化;从有识之士的呼叮到社会民众的重视;从以修复文化遗产为主到教科研一体化发展。(6分,任答三点即可)(2)原因:列强入侵致使大量文物流失和破坏;西方文化遗产保护思想的传入;弘扬民族自信心,迎合救亡图存的时代需要;政府和民间人士的推动。(4分,任答两点即可)启示:重视文化遗产保护的多元主体参与;保护与宣传相结合:注重文化遗产保护的制度化建设;加强文物保护的国际合作。(4分,言之有理即可)【高二期末测试·历史参考答案第2页(共2页)】232827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