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衡中同卷[调研卷](一)1历史(新教材版L)答案

2024届衡中同卷[调研卷](一)1历史(新教材版L)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大联考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衡中同卷调研卷答案文综
    2、2024衡中同卷调研卷文综
10.唐太宗时期,谏议大夫隶属于门下省,“每宰相入内章大事,必使谏官随入”,谏官可以对君主和宰相“面折廷争”。武则天当政,改谏官为门下、中书二省分隶,并加置左右补阙、左右拾遗,以至时有“补阙连车载,拾遗斗量”之说。这一调整A.扩大了谏官的监督权B.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制C.提高了中枢行政效率D.有利于加强君主集权11.下面为唐玄宗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出狩”剑南时,在普安郡(今四川剑阁)发布的诏书《幸普安郡制》(节选)。该诏书的发布应须兵马、甲仗、器械、粮赐等,并于当路自供。其诸路本节度、采访、度支、防御等使…其署官属及本路郡县官,并各任便自简择,五品以下任署置讫,闻奏,六品以下任便授已后,一时闻奏A.旨在提高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B.加速了唐王朝政治统治的灭亡C.缓解了唐朝内重外轻的局面D.体现了中央对现实的政治妥协12.有学者认为,唐宋之际,实贵胄与寒人之一转换过程,亦阶级消融之一过程。其具体表现为“唐代以名族贵胄为政治、社会之中坚”,北宋则以“寒人为中坚”。这一转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选官制度的发展B.新的经济因素的产生C.中央集权的强化D.社会阶层流动的加剧13.唐高祖李渊定道教为国教,宣布道教第一。武则天支持佛教,亲自参与组织《华严经》的翻译工作。唐武宗受韩愈“儒家道统”观念影响,发动了规模空前的灭佛运动,强令僧尼还俗,没收寺院所拥有的膏腴田地。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代A儒家思想失去正统地位B.宗教兴亡取决于皇帝喜好C.统治者维护统治的本质D.社会发展影响了主流思想14.宋朝设立二府三司,对国家大事共同决策。议事时,由主事官首议,政事堂(中书门下合署办公)合议,后由皇帝裁决,最后交由有司执行。谏院(言官机构)全程记录。如果皇帝直接发号施令,谏院抗议。结果是,有司以各种理由拖延,皇帝命令没有有效贯彻甚至不了了之。这说明当时A.选官用官制度不完善B.中枢机构的决策具有民主性质C.皇帝学握最高决策权D.国家制度对专制皇权有约束力15.王安石变法中有一项“募役法”,将原来在民间按户等轮流派差役的做法,改为征收“免役钱”,雇募他人应役,引起激烈的争议,其中支持该举措的以南方人为核心,而反对派领袖多为北方人。据此可知A.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是富国强兵B.该措施直接导致统治集团分裂C.该措施极大地加重了人民负担D.侧面反映出北宋经济重心南移16.猛安谋克原是女真族的氏族部落组织,随着军事扩张,金统治者将夺取的大量田地分给他们耕种。不久以后,谋克户自己不再耕种田地,而是役使汉人种地,他们成为地主。上述现象A.加强了金的统治力量B.增强了女真族的军事力量C.加深了女真族的封建化D.促使女真贵族生活的堕落17.元朝统治者吸取了汉唐以来地方割据势力据险对抗中央政府这一教训,打破了自然的疆界,极力避免某一地区成为地方长官据险称雄的“国中之国”。地方区划的设置,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割开,采取犬牙交错的行政划分方式。这一举措A.反映了中央与地方矛盾激化B.增强了对国家政治认同感C.推动了经济文化格局的演变D.调动了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高一历史卷第3页(共6页)】4198A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