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仿真模拟考试(四)4语文答案
[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仿真模拟考试(四)4语文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大联考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
1、2024百师联盟第四次联考语文
2、百师联盟2024高三冲刺卷四语文
3、2024百师联盟高三开学摸底考语文
4、百师联盟2024高三冲刺卷四语文全国卷
C.鲁迅的杂文被喻为“匕首”与“投枪”,这篇小说融进了其杂文的若干特质,用语犀利,时用反语以讽刺,于叙述中不时议论,行文带有浓郁的杂文味道。D.小说通过N先生的无辫之灾这一独特而细小的角度,抒发了作者的多重悲哀。于轻松中见沉重,于愤激中见赤诚,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命运的思考。8.这篇小说在情节安排上有何显著特点?(4分)9.本文主要讲的是N先生的故事,可否将题目换成“N先生的故事”?请结合小说进行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材料一:或问致人之道,郁离子曰:“道致贤,食致民,渊致鱼,薮致兽,林致鸟,臭致蝇,利致贾。故善致物者,各以其所好致之,则天下无不可致者矣。是故不患其有所不至而患其有所不安能致而不能安不如不致之无伤也。粤人有学致鬼者,三年得其术。于是坛其室之北隅以集鬼,鬼至而多,无以食,则相帅以为妖,声闻于外。一夕,其人死而燕其室,邻里莫不笑之。”(节选自刘基《郁离子·致人之道》)材料二: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自谋夫说客、谈天雕龙、坚白同异之流,下至击剑扛鼎、鸡鸣狗盗之徒,莫不宾礼。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何可胜数?此皆奸民蠹国者,民何以支,而国何以堪乎?苏子曰:此先王之所不能免也。国之有奸,犹鸟兽之有猛鸷,昆虫之有毒螫也。区处条理,使各安其处,则有之矣。锄而尽去之,则无是道也。吾考之世变,知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者,盖出于此,不可以不察也。夫智、勇、辩、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也,类不能恶衣食以养人,皆役人以自养者也。故先王分天下之富贵,与此四者共之。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矣。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人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故隳名城、杀豪杰,民之秀异者,散而归田亩,向之食于四公子、吕不韦之徒者,皆安归哉?不知其能槁项黄藏①以老死于布褐乎?抑将辍耕太息以俟时也?秦之乱虽成于二世,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有以处之,使不失职,秦之亡不至若此速也。纵百万虎狼于山林而饥渴之,不知其将噬人,世以始皇为智,吾不信也。(节选自苏轼《六国论》)[注]①馘(xù):脸。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2023年秋季高二年级12月联考语文试题第5页(共8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