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阶段性练习(三)3语文试题

山西省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阶段性练习(三)3语文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大联考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山西省2024到2024七年级
    2、山西省2024~2024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第三阶段检测卷
    3、山西省2024一2024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第二阶段检测卷
    4、山西省2023-2024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第二阶段检测卷
    5、山西省2023-2024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第二阶段检测卷
    6、山西省2023-2024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第一阶段检测卷
    7、山西省2023-2024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第一阶段检测卷
    8、山西省2024到2024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第二阶段检测卷
    9、山西省2023-2024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第四阶段检测卷
    10、山西省2024七年级阶段一试卷
6.【答案】倘中国被水旱之灾/边方有风尘之警/狂狡因之以窃发/则有不可测之事。【解析】原句标点为:倘中国被水旱之灾,边方有风尘之警,狂狡因之以窃发,则有不可测之事。7.【答案】A【解析】两个“祚”字含义不同:第一个“祚”是“帝位相传”的意思;第二个“祚”是“福分”的意思。8.【答案D【解析】“尚且无法制止皇室生活奢靡,如果将来太子登基,那么可能会动摇唐王朝的基业”分析有误,原文为“陛下少处民间,知百姓辛苦,前代成败,目所亲见,尚犹如此,而皇太子生长深宫,不更外事,即万岁之后,固圣虑所当忧也”,这是说唐太宗懂得民生疾苦和前代兴衰尚且纵容皇室享乐,而太子不懂民间疾苦,以后继位后这种情况会更加令人担忧,没有说可能会动摇唐王朝基业。9.【答案】(1)我常常去询问民间疾苦,这四五年来,老百姓之中已有很多抱怨之言了,他们认为陛下不体恤抚养百姓。(关键词:“访问”“怨嗟”“存养”)(2)如果百姓劳苦却仍强行征敛,最后还是帮助了贼寇,积聚财物并没有什么好处。(关键词:“强敛”“资”“积”)10.【答案】①在能够治理的时候及时改进政治教化。②在保障百姓正常生活的情况下,征收钱粮、贮积财物。③注重节俭,让百姓休养生息。【参考译文】我历观史书,发现从夏、商、周到汉代,朝代不断交接更替,时间长的朝代可以延续八百多年,短的也有四五百年,这些朝代都是积善积德,以恩德赢得民心。现在,陛下虽然有定天下的大功,但是积累恩德的时间还很短,因此,应当推崇大禹、商汤、文王、武王之道,广布道德教化,使恩德有余,为后世子孙创下稳固的基业。现在百姓处于天下大乱之后,人口相当于隋朝的十分之一。然而,如今官府的徭役仍然很多,(一个家庭里面)兄长才回到家,弟弟又不得不离开。并且往来征程五六千里,一年四季,没有休止。陛下虽然仁德,每每下令减轻徭役,可是有些部门不能免除劳作,还是需要不断征派百姓去服劳役,官府减轻劳役的文书不断下达,可是百姓服役的征程依然如故。我常常去询问民间疾苦,这四五年来,老百姓之中已有很多抱怨之言了,他们认为陛下不体恤抚养百姓。汉文帝顾惜百万资金,停止修建露台,他收集大臣们上书用的布囊来做大殿的帷幕,他宠爱的慎夫人的衣裙不得拖到地上。汉景帝认为织锦刺绣会妨碍女工,于是下令解散,让老百姓休养生息,安居乐业。汉武帝时,他虽然穷奢极欲,但还是继承了文帝、景帝的遗德,所以民心没有动摇。如果汉高祖之后就是武帝即位,那么汉代的江山必定不会保全。这些情况离当今较近,事情还清楚可见。现在,京城和益州等地制造供奉的器物,诸王妃嫔公主的服饰也极其精美,民间的舆论都认为这太奢侈了。陛下年少时,生长在民间,知道百姓的辛苦,前代的成败,也看在眼里,治理国家还尚且这样做,而太子生长在宫中,不知民间疾苦,陛下将来去世后,确实应当忧虑啊。我私下考察自古以来国家成败的事,发现只要百姓心生怨恨造反,聚集成为盗贼,国家没有不灭亡的。君王即使悔过,也没有能重新安定的。凡是改进政治教化,应当在能够治理的时候进行。如果发生变故后才开始悔过,就没有用了。贮积钱粮财物本是国家的常事,总得等百姓衣食有余,然后再去征收。如果百姓劳苦却仍强行征敛,最后还是帮助了贼寇,积聚财物并没有什么好处。不过,推行节俭让百姓休养生息,在贞观初年,陛下已经亲自实行过,所以如今实行起来也不会困难。只要实行一天,天下就都会知道,大家就会载歌载舞。如果百姓已经劳苦,还不停役使,一旦中国受水旱之灾,边境有战乱警报,狂悖狡黠的人就会乘机作乱,就将有不可预测的事情发生。以陛下的圣明,真要励精图治,不用远求上古的做法,只要做到像贞观初年那样,那么天下就很幸运了。11.【答案】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虽欲无进/得乎哉?【解析原句标点为: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虽欲无进,得乎哉?语文第45页(共64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