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2024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调研卷(二)2理科综合XJC答案
高三2024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调研卷(二)2理科综合XJC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大联考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解得a2=13m/s溶液中影响产量,B中盛有澄清石灰水,通过是否出现浑浊(1分)现象判断装置中的空气是否已被排尽,据此分析解答B开始减速后,设A停下来的时间为to,则有0=2(1)实验装置D中盛有NH,HCO3溶液的仪器名称为三颈烧瓶或三口烧瓶;(2)恒压滴液漏斗导管的作用为衡气压,使3液体顺利流下;根据题意:VOC2溶液可用浓盐酸与V2O解得=员s<=0.5s(1分)来制备且氧化性V2O>C2,该方法制备V○Cl2的化学方程可知在B减速过程中A先停下来了,此过程中A的位式为V2O5+6HC1(浓)=2VOCl2+Cl2个+3H2O;(3)根据3分析可知,装置的连接顺序为eabfgcd;检验启普发生器气密m(1分)性的方法是:关闭活塞K,,从球形漏斗口加水至漏斗中液面所以B对A的摩擦力所做的功为高于容器中的液面,一段时间后,若两处的液面无变化,说明气密性良好:(4)实验时先关闭K2,打开K1,C装置中石灰石W:=一(mB十m)gxA=一65J。(1分)和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盐酸具有挥发性,则盛有饱26.【答案】(1)2A1+2OH+2HO—2A1O2+3H2A和NaHCO3溶液A的装置为除去HCl气体,防止与(1分)NH4HCO3发生反应;B装置为检验CO2气体,实验现象为(2)除去有机物(1分)B装置中出现浑浊或B装置中产生白色沉淀,这样在反应前(3)氧化Fe2+生成Fe3+(1分)2Fe2++HO2+2H一至反应过程中持续向装置D中通入CO2的作用是排出装置2Fe3++2HO(2分)中的空气,防止VO+被氧化;(5)VOC2溶液与NH,HCO(4)NiO[1分,或Ni(OH)2或NiCO3或其他合理答案溶液混合反应生成氧钒(Ⅳ)碱式碳酸铵,同时会有氯化铵生3(2分)成,晶体过滤后会有氯化铵残留,因此用饱和NH4HCO3溶(5)干燥(1分)沿玻璃棒向漏斗中的沉淀上加蒸馏水液洗去晶体表面的C,然后再用不溶解氧钒(V)碱式碳酸至刚好浸没沉淀,静置使其全部滤出,重复操作2~3次即可铵的乙醇洗涤,洗去晶体表面的NH4HCO3溶液,且乙醇易(1分)挥发,易于氧钒(V)碱式碳酸铵晶体的千燥。6)4NiC0,+0,4028.【答案】(1)-41.2(2分)=2Ni2O3+4CO2(2分)NiO(2)①40(2分)0.074(2分)②B(2分)E(2分)(2分③减小(2分)K。减小对v的降低大于k增大对v的提高【解析】将废镍催化剂碱浸,A1和NaOH反应生成偏铝(3分)酸钠,Ni、F、有机物不与碱反应,则“碱浸”的主要目的是除【解析】(1)根据盖斯定律,热化学方程式②一①得:去Al杂质,通过灼烧,除去有机物;加入硫酸,使Ni、Fe溶解CO(g)+HO(g)=CO2(g)+H(g)△H3=△H2-△H=生成Ni+、Fe2+,加入H2O2,使Fe2+转化为Fe3+,加入试剂(+206.1k·mol1)-(+247.3kJ·mol-1)=-41.2kJ·mol-1X,调节溶液pH,促进Fe3+水解,使Fe3+转化为Fe(OH)3沉(2)①在T℃时,将0.10molC0与0.40molH20充入5L淀,为不再引入新的杂质,加入试剂X应为NiO或Ni(OH)?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达到衡时,H2的物质的量分数或NiCO3;加入碳酸钠,使Ni2+转化为NiCO沉淀,滤液2x(H2)=0.08,则中含有硫酸钠和碳酸钠,过滤后得到的NCO3中含有杂质CO(g)+H2O(g)CO2(g)+H2(g)应洗涤、干燥后,再煅烧,最终得到镍的氧化物。(1)由分析起始/mol0.100.400可知,“碱浸”的目的是除去A1杂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转化/mol1yy2A1十20H+2H0一2A1O2+3H2A;(2)“灼烧”的目衡/mol(0.10-y)(0.40-y)V的是除去有机物;(3)加入硫酸和H○2“溶解”,其中H○2的作用是氧化Fe2+生成Fe+,离子方程式为2Fe2+十HO十0.10+0.40-=0.08,y=0.04,2H+=2Fe3++2H2O;(4)“分离除杂”中,加入试剂X的C0的衡转化率=0.04×100%=40%,目的是调节溶液pH,促使Fe3+水解生成Fe(OH)3沉淀而0.101除去,故所加试剂X可以是NiO、Ni(OH)2或NiCO3等,结0.04×0.04合已知信息,溶液中c(Fe3+)≤1.0×10-6mol·Li,当55c(Fe3+)=1.0×10-6mol·L-1衡常数K时,c(OH)=0.10=0.04×0.40-0.04≈0.074。②对K [Fe(OHs]1V/c(Fe)V10x10 molL10x10-mol.L1/10X109于反应CO(g)+HO(g)一CO2(g)+H(g)△H=一41.2kJ·mol-1,反应衡时H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8,常温下,c(H+)c(Oi=1X103molL1,则应该控制Kw升高温度时,正、逆反应速率均加快,排除A点,衡向逆反溶液pH范围不小于3;(5)过滤后得到的NiCO3中含有杂应方向移动,再次衡时H2的物质的量分数减小,排除C质,应洗涤、干燥后,再煅烧,故“煅烧”NCO3滤渣前需进行点,故选B,点。对于反应CO(g)十H2O(g)=C02(g)+的两步操作是洗涤、干燥,洗涤的具体操作是沿玻璃棒向漏H2(g)△H=一41.2kJ·mol-1,反应衡时CO的体积分斗中的沉淀上加蒸馏水至刚好浸没沉淀,静置使其全部滤数为0100.04=0.12,升高温度时,正、递反应速率均加出,重复操作2~3次即可;(6)400℃NiC03转化为Ni2O3,0.5400℃快,排除F点,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再次衡时CO的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iCO3十O22Ni2Os+4CO2质的量分数大于0.12,排除D点,故选E点。③对于反应设1 mol NiCO3在450℃下分解为NizO,,1 mol NiCO3的质△H=量为1mol×119g·mol-1=119g,由题图可知,NiC03在20升高温定时导清内发向移为0450℃时固体残留率为67.5%,则分解后Niz0,的质量为119g催化变换反应的K。减小。根据v=k[x(CO)·x(H2O)X67.5%≈80.3g,根据Ni原子守恒可知,生成izO的物质的mol,1molX(59x十16)g·mol1=80,3g,得到义≈量为1x(CO)·x(H2)]分析,T>Tm时v逐渐减小的原因是KpK减小对的降低大于k增大对⑦的提高。,故450℃时生成产物的化学式为NiO。29.【答案】(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9分)3(1)叶绿体基质变大27.【答案】(1)三颈烧瓶(或三口烧瓶,1分(2)20kx每秒钟每方米叶片释放的氧气量为(2)衡气压,使液体顺利流下(1分)20umol(2分)CO2浓度、温度V2O5+6HC1(浓)一2VOC2+Cl2个+3H2O(浓盐酸(3)符合,光照强度大于20kx时,普通小麦的光合速不写浓字扣1分,2分)率不再增大,转基因小麦的光合速率继续增大(2分)(3)eabfgcd(2分)关闭活塞K1,从球形漏斗口加水至【解析】(1)图1中的过程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在漏斗中液面高于容器中的液面,一段时间后,若两处的液面叶绿体基质中。当CO2浓度突然降低时,短时间内C3的生无变化,说明气密性良好(2分)产速率降低、Cs的消耗速率降低,所以C含量升高,C3含量(4)B装置中出现浑浊或B装置中产生白色沉淀(1分)降低,故C5/C3的比值将变大。(2)图2中,光照强度≥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VO+被氧化(2分)除去CO2中20kx时,随光照强度的增加,普通小麦的光合速率不再增的HCl,防止与NH HCO3发生反应(2分)加,故光饱和点是20kx。若光合速率是通过测量氧气的变(5)乙醇(1分)化得到的,则纵坐标表示的是氧气的释放量,故C,点对应的【解析】先用装置C的启普发生器制取二氧化碳,排尽纵坐标数字的含义是每秒钟每方米叶片释放到外界的氧装置中的空气后,再将VOC2溶液滴入碳酸氢铵溶液中,在气量为20mol。达到C点光照强度后,限制普通小麦光合装置D中制取氧钒(Ⅳ)碱式碳酸铵,其中A中盛放饱和碳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可能是CO2浓度、温度等。(3)光照强酸氢钠溶液以除去二氧化碳中的HC,防止其进入碳酸氢铵度大于20kx时,转基因小麦的光合速率仍然继续增加,符30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