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2024届高考冲刺卷(一)1历史(LN)答案
高三2024届高考冲刺卷(一)1历史(LN)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大联考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
1、2024高三冲刺联考历史
2、2024年高考冲刺卷历史
3、2024高考冲刺模拟试卷历史
4、2023-2024高考历史冲刺计划
5、2024高考历史42题
6、2024高三历史试题
7、2024年高考冲刺模拟试卷历史试题(二)
8、2024高考冲刺卷全国卷历史
9、2024高考冲刺压轴卷历史
10、2024历史高考42题答案
四“令的@8000112:20重点是国家不再直接剥削农民,而是向地主征税,地主直接剥削农民,排除D1/6项。5·D【解析】本题考查明末清初思想领域的变化,侧重考查黄宗羲等人的工商皆本思想。黄宗羲借助古代圣王之口,主张所谓的抑末,针对的是违反儒家道德理性主义的经济观与消费观,而对于“切于民用”的工商业,也就是对于真正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工商业者则是要大力鼓励的,意在强调发展工商业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D项正确;材料虽然提到儒家人伦和理性,但主旨不是站在维护理学纲常的角度,而是站在符合儒家伦理道德的消费观和经济观,排除A项;材料强调了重视工商业,没有反对重农的意思,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排除B项;材料提到了一些不符合儒家人伦道德的消费行为,但侧重点不是痛斥市民的道德沦丧,排除C项。6·C【解析】本题考查开眼看世界,侧重考查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材料关键语句为“不再认同”“有用之物,即奇技而非淫巧”,结合所学知识,魏源属于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批人物,他阅读了大量有关西方的书报资料因而对西方情况有所了解,不再认同把西洋器物一概视为“奇技淫巧”的通行说法,而是以其对富国强兵是否有用为标准,对“奇技”与“淫巧”做了区分,反映了当时士人对西洋事物认知的变化,C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了思想认知的变化,不是自然经济领域,排除A项;“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主张,排除B项,材料说明魏源对西洋事物的认识是有所区分的,以是否有用即是否利于富国强兵为标准,不是高度推崇,排除D项。7·A【解析】本题考查民国时期的经济形势,侧重考查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对外贸易发展状况。从表格信息来看,这一时期中国的进出口额呈现下降趋势,特别是1931一1932年下降幅度较大,结合当时历史背景,一方面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列强加强贸易保护,同时危机对中国经济造成冲击,另一方面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地区,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贸易,A项正确:这一时期,民族工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此时进出口萎缩不是民族工业占据国内市场抵制外国商品的缘故,排除B项:国民政府宣告关税自主是从1927年开始,到1930年,在关税自主权上取得了进展,但仍不能完全自主制定税率,而且关税部分自主有助于提高关税收入,保护民族工业,并不是造成当时外贸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经济危机导致国际关系紧张,但世界大战尚未全面爆发,日本发动了局部侵华,排除D项。8·B【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侧重考查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材料的核心反映的是陕甘宁边区的妇女参政议政意识和行动,表明当时妇女政治地位的提高,B项正确;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性质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后提出的,排除A项;陕甘宁政权具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性质,但不是社会全体意志的体现,排除C项;“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说法不准确,材料只是强调妇女而不是阶级阶层,排除D项。9·D【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内地和沿海经济的发展表格的主题是“1953一1955年国民经济各部门在沿海与内地的投资比重”,从内容来看,“一五”计划的前三年期间,国家投资除了建筑业基本持、文教卫生沿海高于内地以外,其余各经济部门内地的投资比例均大于沿海地区,结合所学知识,新中国成立前中国沿海和内地的经济不衡性明显,这样的投资比例有利于改善国民经济的地区不衡性,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看不出效果如何,排除A项;从工业投资比例来看,有利于促使沿海地区和内地工业比重的改变,但仅仅三年,尚达不到扭转的地步,排除B项;材料的核心内容不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问题,排除C项。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