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文化]2024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模拟卷(六)6历史XN试题

[开卷文化]2024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模拟卷(六)6历史XN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大联考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高二历史试卷参考答案1.B2.A3.B4.D5.A6.A7.C8.A9.C10.A11.B12.B13.B14.D15.C16.B17.示例评析:马克斯·韦伯认为儒学不是实用之学,只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严重阻碍了古代中国科技的发展。这一观点具有片面性和绝对化色彩。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学的创始人孔子就非常重视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打破了过去贵族阶层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推动了私学的产生。儒学在汉代被确立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维护封建社会秩序的价值体系,但这并没有阻碍古代中国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两汉时期的科技成就比较突出,比如《九章算术》在中国数学史和世界数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华佗发明了麻醉药。中国古代的农业科技、天文历法、地理科学等方面都有突出的成就,尤其是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科技成就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如果古代儒学主导下的学校没有教授自然科学,培养出来的人才不具备逻辑创造的能力,是难以取得这些成就的。虽然近代以来,中国的科技开始落后于西方,但也不能把原因仅仅归咎于儒学。马克斯·韦伯对儒学的认识集中于对社会秩序的影响方面,对中国古代的文化教育和科技成就缺乏全面了解,因此他的观点带有片面性和绝对化色彩。(16分)(“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分的唯一标准)18.(1)影响:加剧了世界经济的动荡;阻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加剧了西方殖民国家间的矛盾:刺激了西方国家加紧殖民扩张和对外侵略。(6分,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2)有利条件:经济全球化的加强;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一带一路”倡议的有效推进;世界多数国家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6分,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建议: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时代趋势,提升自身的贸易竞争力;坚定不移地走和发展和对外开放道路,不断增强自身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从而为重塑世界贸易体系提供力量支撑;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积极与世界各国探讨未来经贸合作之路,提出重塑世界贸易体系的“中国方案”;秉持开放包容的共商、共荣、共享原则,推动建立一套公、共赢的世界贸易体系。(6分,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19.(1)历史必然性:中世纪晚期专制王权的建立为民族国家观念和民族语言的形成创造了必要条件;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宗教改革推动了民族教会的建立;启蒙思想“主权在民”的广泛影响;法国大革命以及拿破仑战争促进了欧洲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近代国际关系中主权与独立原则的确立。(8分,答出四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2)示例一论题:二战后欧洲民族国家的“民族性”呈现出弱化的趋势。(2分)【可高二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可】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