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中同卷 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全国卷)文综试题
衡中同卷 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全国卷)文综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大联考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
1、衡中同卷2024高三期中答案
2、2024衡中同卷答案网站 高三网
3、衡中同卷高三下学期一调2024
4、衡中同卷答案2024高三期中
5、衡中同卷2024高三下学期二调
6、衡中同卷高三下学期一调答案2024
7、衡中同卷高三一调2024
8、衡中同卷2023-2024高三期中数学
9、衡中同卷2023-2024高三一调
10、2024衡中同卷高三一调
势力均将“法治”作为政治斗争(巩固统治)的工具,因而学术界认为法治具有中性特征;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活力得到激发,以往具有“人治”色彩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愈发难以适应中国改革发展的需要,批判“人治”遂成为学术界的共识。(6分,列举其他史实并加以说明,亦可酌情给分)(3)看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浓厚的法治精神,具有超越时代的借鉴意义;在中国数千年的法治实践中形成的法治文化,凝聚了中国品格和中国精神;法治理论和实践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可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4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法制建设和现代法治文明,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家国情怀的素养。第(1)问,关于“特点”,提取材料一中的信息,可从思想渊源、呈现形式、实践表现和着眼点等角度加以概括。关于“评价”,须从进步性和局限性两方面作答:进步性方面,可从法律制度、主流思想、社会民情等角度加以说明;局限性方面,可对当时司法实践中的弊端加以概括。第(2)问,关于“变化”,根据材料二中的时间线索可知,变化主要是对20世纪80年代的法治思想与20世纪40年代的法治思想进行比较,提取相应信息并加以简要概括即可。关于“历史依据”,抓住20世纪40年代和20世纪80年代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从当时法治观念产生或转变的背景中提取典型的重大历史事件,并加以论证即可,可以列举的事例不唯一,言之有理皆可,但必须史论结合。第(3)问,关于“看法”,本小问开放性较强,可从法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法治理论(思想)与实践、法治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等角度得出认识,言之有理皆可。43.示例论题:印度文化转型历程明显受到外部因素影响。(2分)阐述:印度文化源远流长,既有深厚的底蕴,也有众多落后的传统。19世纪中叶,英国将整个印度变为其殖民地,并通过派遣总督的方式对印度实行殖民统治。先进的工业文明开始对古老的印度文化产生强烈的冲击。铁路的修建和工业的建设,极大地冲击了种姓制度下的职业分工和社会结构体系,使人们对印度教产生怀疑,文学上、政治上都出现了世俗化潮流。英语教育的实施,在摧毁印度人的文化优越感的同时也扩大了印度人的国际视野。由于英国对于近代印度而言,既是启蒙者,也是侵略者,外来文化在印度的传播受到不同程度的抵制,如甘地号召民众自织土布,抵制英国纺织品。这一状况也影响到了印度独立后的都城选址和现代城市规划思路。(8分)总之,以先进工业文化为代表的外来文化冲击,揭开了近现代印度文化转型的序幕,并深刻影响着其前进方向,但这种外缘性的文化转型,并未使印度文明丧失其传统底色。(2分)示例二论题:转型期的印度文化具有明显融合性。(2分)阐述:印度文化自古以来就有海纳百川的传统。亚历山大东征后,受“希腊化”潮流的影响,印度北部的文化吸纳了大量古希腊文化元素;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和蒙古西征,大量穆斯林进入南亚次大陆,他们建立的德里苏丹等政权,均以伊斯兰教为国教。19世纪中叶以来,【高三文科综合·参考答案第8页(共9页)】·24-394C·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