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云南民族大学附属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联考卷(六)6试卷及答案答案(语文)

[云南省]云南民族大学附属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联考卷(六)6试卷及答案答案(语文)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大联考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2024年贵州新高考高端精品押题卷语文参芳答案(五)1.【答案】A【解析】“对于中西语言差异这一话题”说法错误,冯友兰的观点是“中国哲学之所以‘落后于’时代,是因为汉语“落后’”;张东荪的观点是“中国言语与外国言语是构造上的不同,无所谓进化与不进化”。冯友兰谈论的不是中西语言的差异,而是中西哲学的古今之争的问题。冯友兰由此认为汉语的“落后”导致了中国哲学的“落后”。2.【答案】A【解析】B项“汉语中的句子不需要主语出现”说法错误,汉语中的句子可以没有主语,但不能说不需要;C项“可见学英语的难度大于学汉语的难度”说法错误,不能因“黑”这一词语得出该结论;D项“很容易把握它要表达的意思”说法错误,由于汉语的意指模糊性特点,因而易产生误解,理解带有这种特点的诗句的意思往往会更不容易。3.【答案】C【解析】材料二第二段的观点是“汉语与西方语言背道而驰,走的是允许意指模糊空间存在、自由化的路子”。A项体现的是古诗句能用西方语法标准进行分析;B项体现的是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异同:D项体现的是汉语中有的虚词具有标记形态的作用。4.【答案】D【解析】“可以借鉴西方语言和语法标准来分析汉语”说法错误,判断依据是材料一第二段的“按照西方语言和语法标准分析汉语,往往就要说外行话,因为这个分析的工具不中用”。5.【答案】第一问:①材料一反对用西方语法标准分析汉语;②材料二认为用西方语法标准分析汉语,有其合理性。第二问:①材料一认为西方语言和汉语存在构造上的不同;②材料二主要认为西方语言是具有“形态标记”的语言,汉语是“非形态标记”(意指)的语言。(6分。第一问2分,第二问4分;意思对即可)6.【答案】B【解析】“由和谐到结仇的过程”说法错误,这两段没有叙述甘、吴两族的和谐。7.【答案】D【解析】“显得兄弟俩没有礼貌,凸显其心地善良”说法错误,句子④中的“不愿意”,主要是怕惊扰、吵闹了和尚。8.【答案】①多处提及寺庙,强调寺庙古老,增加了小说的历史感和厚重感;②围绕寺庙展开故事,使文章陡生波澜,具有了摇曳美感,同时引出了和尚,激发读者阅读兴趣。(5分。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5分,意思对即可)》9.【答案】示例:乌鸡河,始终流淌/从古至今,亘古不变/见证了族间的械斗,湮没了曾经的鲜血。也见证着当下的渔事/热闹是她的想见,和是她的追慕/过去,现在,永恒不变!(6分。围绕“乌鸡河”来写,“过去”“现在”“主旨”是应该把握的关键词)10.【答案】BDG(每处1分。涂黑超过三处,整题不给分)【解析】正确标点:苟有明信,涧溪沼祉之毛,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11.【答案】C【解析】C项,“含义不同”错误,两个“知”均为“懂得、了解”之意。A项,“要之以礼”的“要”译为“约束”,“要项伯”的“要”译为“邀请”。B项,两个“焉”均为“哪里”之意。D项,“寻卢之盟也”的“寻”译为“重温”“重申”,“寻蒙国恩”的“寻”译为“随后”“不久”。精品押题卷·语文五第1页(共4页)
本文标签: